[发明专利]一种电池智能充电站在审
| 申请号: | 201911020216.3 | 申请日: | 2019-10-24 |
| 公开(公告)号: | CN110745023A | 公开(公告)日: | 2020-02-04 |
| 发明(设计)人: | 陈伟 | 申请(专利权)人: | 苏州协朗精密机械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B60L53/30 | 分类号: | B60L53/30;B60L53/14 |
| 代理公司: | 32359 苏州瑞光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 代理人: | 周海燕 |
| 地址: | 215100 江苏省苏州市相***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充电槽 充电站 充电接头 智能 充电仓 转动连接 电连接 电池 隔板 电池充电 电池放置 电池智能 方便运输 矩阵排布 散热机构 隔板隔 紧凑 | ||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电池智能充电站,其包括智能充电站主体,智能充电站主体为矩形充电站,智能充电站主体上开设有若干个充电槽,若干个充电槽呈矩阵排布,充电槽的一端固定连接有第一充电接头,充电槽的另一端固定连接有第二充电接头,充电槽内转动连接有充电仓,电池放置于充电仓内,电池的一端电连接于第一充电接头,电池的另一端电连接于第二充电接头,实现电池充电,相邻充电槽之间通过隔板隔开,隔板内设置有散热机构。本发明通过将充电仓转动连接与充电槽,使得智能充电站的结构更加紧凑,从而达到了智能充电站方便运输安装的效果。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电池充电技术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电池智能充电站。
背景技术
电动自行车具有省时省力、节能环保等优点,是人们日常生活中越来越普及的交通工具。电动自行车的普及使得电池充电问题日益凸显——电动自行车的电池续航时间有限、充电时间较长,无法满足用户的应急出行需求;此外,在室内对电池进行充电、或私拉电线在楼道或室外充电均存在安全隐患。一种解决方案是,提供一种电池充电站,充电站中设置有多个电池仓,可以集中地为多个电池充电,回收低电量电池,并向用户提供满电电池。
现有的电池充电站内的电池仓往往设计成矩形,做成抽屉的结构,占用电池充电站的空间大,使得电池充电站的体积大型化,增加制造成本,还不利于运输安装。
发明内容
鉴于此,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电池智能充电站,本发明通过将充电仓转动连接与充电槽,使得智能充电站的结构更加紧凑,从而达到了智能充电站方便运输安装的效果。
为此,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电池智能充电站,其包括智能充电站主体,该智能充电站主体为矩形充电站,智能充电站主体上开设有若干个充电槽,若干个充电槽呈矩阵排布,充电槽的一端固定连接有第一充电接头,充电槽的另一端固定连接有第二充电接头,充电槽内转动连接有充电仓,电池放置于充电仓内,电池的一端电连接于第一充电接头,电池的另一端电连接于第二充电接头,实现电池充电,相邻充电槽之间通过隔板隔开,隔板内设置有散热机构。
进一步地,上述充电仓的一端固定连接有连接片,连接片电连接第一充电接头。
进一步地,上述电池与电池仓之间留有空隙,空隙内安装有挡板,挡板一端连接电池,挡板的另一端电连接第二电接头。
进一步地,上述挡板上连接有限位杆。
进一步地,上述智能充电站主体包括上充电站和下充电站,上充电站与下充电站通过绝缘层隔开。
进一步地,上述上充电站上设置有充电显示屏,且充电显示屏位于上充电站的左端。
进一步地,上述充电槽内安装有滑轨和固定轴,充电仓通过滑轨和固定轴滑动连接于充电槽内。
进一步地,上述隔板上开设有出风口,出风口上固定连接有隔网。
进一步地,上述散热机构包括通风管道,通风管道一端连接出风口,通风管的另一端连接智能充电站主体的进风口。
进一步地,上述隔充智能电站本体和充电箱的材质均为防火材质。
本发明所提供的一种电池智能充电站中,主要设置了智能充电站主体,该智能充电站主体为矩形充电站,智能充电站主体上开设有若干个充电槽,若干个充电槽呈矩阵排布,充电槽的一端固定连接有第一充电接头,充电槽的另一端固定连接有第二充电接头,充电槽内转动连接有充电仓,电池放置于充电仓内,电池的一端电连接于第一充电接头,电池的另一端电连接于第二充电接头,实现电池充电,相邻充电槽之间通过隔板隔开,隔板内设置有散热机构。在电池需要充电时,将充电仓打开,把待充电的电池放入梯形充电仓内,合上充电仓,开始进行充电,可以根据充电显示屏来判断电池是否充满。
附图说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苏州协朗精密机械有限公司,未经苏州协朗精密机械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1020216.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