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氯掺杂氧化锌纳米棒的制备及应用在审
申请号: | 201911020009.8 | 申请日: | 2019-10-25 |
公开(公告)号: | CN110614102A | 公开(公告)日: | 2019-12-27 |
发明(设计)人: | 刘平;袁杰;黄学烟;张璐璐;高帆;雷瑞;叶云;江灿琨 | 申请(专利权)人: | 福州大学 |
主分类号: | B01J27/138 | 分类号: | B01J27/138;C02F1/30;C02F1/36 |
代理公司: | 35100 福州元创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林文弘;蔡学俊 |
地址: | 350108 福建省福州市*** | 国省代码: | 福建;3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光催化降解 氯掺杂 声波 氧化锌 氧化锌纳米棒 制备 废水 六方纤锌矿结构 机械能 非中心对称 氧化锌材料 有机污染物 废水处理 光催化 压电场 光能 降解 捕获 应用 | ||
1.一种氯掺杂氧化锌纳米棒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氯掺杂氧化锌纳米棒长度为0.5mm-1mm,直径为30nm-60nm,结构为六方纤锌矿结构;
其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1)将硬脂酸锌和氢氧化钾分别溶于甲醇中,将溶有硬脂酸锌的甲醇溶液逐滴加入溶有氢氧化钾的甲醇溶液中,以氯化锌为氯源加入上述反应液;
(2)将步骤(1)所得反应液转移至反应釜中进行溶剂热反应,溶剂热反应温度为100-200℃,溶剂热反应时间为24-72 h,得到氯掺杂氧化锌纳米棒。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硬脂酸锌和氢氧化钾的摩尔比为1:1。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氢氧化钾和氯化锌摩尔比为1:0.05。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制备方法制得的氯掺杂氧化锌纳米棒的应用,其特征在于:所述氯掺杂氧化锌纳米棒催化剂在声波的作用下,促进光催化降解RhB废水,具体包括以下步骤:
1)将氯掺杂氧化锌纳米棒催化剂置于玻璃反应器中,加入RhB废水,超声使氯掺杂氧化锌纳米棒催化剂在RhB废水中分散均匀,将反应器置于黑暗中搅拌下暗吸附30分钟; 2)将上述反应器固定在频率可控的声波振动场中,上方施加氙灯光源,功率为300 W,波长为200-700 nm;下方施加声振动,声波频率控制在27-40 kHz,期间始终开放循环水以保持反应器温度的稳定在25℃,25min后结束反应。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应用,其特征在于:步骤1)中玻璃反应器中氯掺杂氧化锌纳米棒催化剂的浓度为0.2mg/ml。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福州大学,未经福州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1020009.8/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