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透析器外壳电晕处理工艺有效
| 申请号: | 201911019245.8 | 申请日: | 2019-10-24 |
| 公开(公告)号: | CN110614763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2-11 |
| 发明(设计)人: | 王泽亚;戴燕 | 申请(专利权)人: | 成都欧赛医疗器械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B29C59/10 | 分类号: | B29C59/10 |
| 代理公司: | 成都金英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51218 | 代理人: | 袁英 |
| 地址: | 610000 四川省成都市双流***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透析 外壳 电晕 处理 工艺 | ||
1.一种透析器外壳电晕处理工艺,其特征在于:它包括以下步骤:
S1、准备PLC控制系统和放电发生器
S2、制作电极工装治具,具体制作步骤如下:
S21、在工作台(1)上从左往右安装左夹持机构、固定支架(2)和右夹持机构,左夹持机构选用的部件包括气缸(4)、导轨(5)、滑块(6)、支座(7)、电极头(8)和负极导引电极(9),将导轨(5)水平固定安装于工作台(1)上,将滑块(6)滑动安装于导轨(5)上,将支座(7)固定安装于滑块(6)的顶部,将气缸(4)水平安装于工作台(1)上且确保气缸(4)位于导轨(5)的右侧,将气缸(4)活塞杆的作用端固设于滑块(6)上,将电极头(8)固定安装于支座(7)的右端面上,将负极导引电极(9)安装于电极头(8)的右端部;
S22、选用与左夹持机构部件相同的右夹持机构,并将右夹持机构关于固定支架(2)对称的安装于工作台(1)上;
S23、在固定支架(2)的顶部安装有两个开口朝上的U形架(3),确保两个U形架(3)之间的连线在同一水平线上;
S24、将PLC控制系统的输出信号线与两个气缸(4)上的电磁阀电连接,从而最终完成了电极工装治具的制作;
S3、将透析器聚丙烯外壳(10)放置于U形架(3)内;
S4、透析器聚丙烯外壳(10)的夹紧:操作人员经PLC控制系统同时控制左夹持机构和右夹持机构的气缸(4)活塞杆缩回,左夹持机构的气缸(4)带动滑块(6)沿着导轨(5)向右移动,进而带动支座(7)向右运动,负极导引电极(9)抵靠在透析器聚丙烯外壳(10)的左端面,同时右夹持机构的气缸(4)带动滑块(6)沿着导轨(5)向左移动,进而带动支座(7)向左运动,负极导引电极(9)抵靠在透析器聚丙烯外壳(10)的右端面,从而将透析器聚丙烯外壳(10)夹紧;
S5、电晕处理:将放电发生器的两个触头分别接触左夹持机构和右夹持机构的电极头(8)上,两个负极导引电极(9)放电,两个负极导引电极(9)之间形成等离子体区,聚丙烯材料被氧化和极化,离子电击侵蚀透析器聚丙烯外壳(10)表面,以至增加透析器聚丙烯外壳(10)与胶黏剂表面的附着能力,进而提高透析器聚丙烯外壳(10)表面张力,从而实现了电晕处理;
S6、操作人员经PLC控制系统同时控制左夹持机构和右夹持机构的气缸(4)活塞杆伸出,左夹持机构的气缸(4)带动滑块(6)向左运动,进而使负极导引电极(9)与透析器聚丙烯外壳(10)分离,同时右夹持机构的气缸(4)带动滑块(6)向右运动,进而使负极导引电极(9)与透析器聚丙烯外壳(10)分离;
S7、密合性测试:从U形架(3)上取下经处理后的透析器聚丙烯外壳(10),并迅速对其进行整丝装壳和灌封注胶处理,灌封注胶后将透析器聚丙烯外壳(10)撞击,然后向透析器聚丙烯外壳(10)内通入压缩空气,施加0.1~0.6MPa的正压,并封闭测试装置,10~12min后,检查透析器聚丙烯外壳(10)是否有泄漏;
S8、密封性测试合格后重复以上步骤以对透析器聚丙烯外壳进行连续电晕处理。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透析器外壳电晕处理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S2中电极头(8)为不锈钢电极头。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透析器外壳电晕处理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S2中负极导引电极(9)为圆形,且负极导引电极(9)的外径大于电极头(8)的外径,负极导引电极(9)与电极头(8)同轴设置。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成都欧赛医疗器械有限公司,未经成都欧赛医疗器械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1019245.8/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