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适用于大载荷资料室加固的楼层分隔加固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911019136.6 | 申请日: | 2019-10-24 |
公开(公告)号: | CN110725562B | 公开(公告)日: | 2021-05-11 |
发明(设计)人: | 胡志华;许佳;李俐 | 申请(专利权)人: | 杭州市建筑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04G23/04 | 分类号: | E04G23/04;E04G21/16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310002 浙***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适用于 载荷 资料室 加固 楼层 分隔 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适用于大载荷资料室加固的楼层分隔加固方法,包括如下步骤:A1.施工规划;A2.分隔施工区域;A3.准备施工工具:准备钻孔机、钢柱管、脚手架、焊接机、焊接承重架、支模设备以及高层混凝土泵车,支模设备包括浇筑模板;A4.钻孔:在待加固楼板上以及下侧楼层上钻上加固孔以及下加固孔;A5.埋设钢柱管;A6.安装焊接承重架与浇筑模板:将焊接承重架设置于浇筑模板内,使用支模设备移动浇筑模板至加固点,使得焊接承重架分别与待加固楼板底面以及下侧楼层地面固定;A7.灌注混凝土;A8.水泥养护;A9.拆除浇筑模板。本发明具有以下效果:该方法能够对高层建筑中使用载荷较大的楼板进行加固,使得该楼板符合使用载荷要求,消除安全隐患。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建筑领域,特别涉及一种适用于大载荷资料室加固的楼层分隔加固方法。
背景技术
高层建筑是建筑高度大于27m的住宅建筑和建筑高度大于24m的非单层厂房、仓库和其他民用建筑。高层建筑通常为多层结构,其建筑内设有多层竖直排列的楼板,用以将高层建筑的空间划分,对高层建筑的空间最大化利用。楼板作为高层建筑的基础结构,必须具有足够的强度和刚度来承载其上面的家具、设备和人等荷载,并将荷载传递给承重构件,以保持建筑物的水平支撑。此外,楼板还应满足防水、防潮、防火、隔声、保温、隔热、耐腐蚀等功能要求。楼板主要有钢筋混凝土楼板、砖拱楼板、木楼板和钢楼板等几大类,而在高层建筑中,现有的楼板主要是钢筋混凝土楼板。但是,在现有的建筑设计中,楼板的设计载荷可能与高层建筑的使用载荷存在偏差,如图书馆高层建筑中资料室楼层的使用载荷就远大于该类建筑其他楼层的使用载荷,造成高层建筑的使用存在安全隐患。此时,就需要对该楼层进行再施工加固,使得高层建筑符合载荷的实际使用载荷要求。
为此,亟需一种适用于大载荷资料室加固的楼层分隔加固方法,该楼层分隔加固方法能够对高层建筑中使用载荷较大的楼板进行加固,使得该楼板符合使用载荷要求,消除安全隐患。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适用于大载荷资料室加固的楼层分隔加固方法,该方法能够对高层建筑中使用载荷较大的楼板进行加固,使得该楼板符合使用载荷要求,消除安全隐患。
本发明的上述技术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
一种适用于大载荷资料室加固的楼层分隔加固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A1.施工规划:确定待加固楼板并确定加固点;
A2.分隔施工区域:在待加固楼板下侧楼层划分出施工区,防止影响待加固楼板下侧楼层的日常使用;
A3.准备施工工具:准备钻孔机、钢柱管、脚手架、焊接机、焊接承重架、支模设备以及高层混凝土泵车,所述支模设备包括浇筑模板;
A4.钻孔:分别在待加固楼板底面上以及待加固楼板下侧楼层地面上钻上加固孔以及下加固孔,所述上加固孔设有多处并环绕加固点均匀分布,所述下加固孔也设有多处并分别与各个上加固孔对齐;
A5.埋设钢柱管:将钢柱管埋设于所述上加固孔与所述下加固孔内,且埋设于上加固孔内的钢柱管下端穿出待加固楼板底面,埋设于下加固孔内的钢柱管上端穿出待加固楼板下侧楼层地面;
A6.安装焊接承重架与浇筑模板:将焊接承重架设置于浇筑模板内,使用支模设备移动浇筑模板至加固点,使得焊接承重架分别与待加固楼板底面以及待加固楼板下侧楼层地面固定;
A7.灌注混凝土:使用高层混凝土泵车在建筑外朝向浇筑模板内灌注混凝土;
A8.水泥养护;
A9.拆除浇筑模板。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杭州市建筑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未经杭州市建筑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1019136.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填充墙开洞施工方法
- 下一篇:一种燃气式水下破拆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