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受弯构件的支座连接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911019036.3 | 申请日: | 2019-10-24 |
公开(公告)号: | CN112711817B | 公开(公告)日: | 2023-04-28 |
发明(设计)人: | 郭满良 | 申请(专利权)人: | 深圳市建筑设计研究总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6F30/17 | 分类号: | G06F30/17;G06F119/14 |
代理公司: | 广州德科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44381 | 代理人: | 林玉旋;陈晓妍 |
地址: | 518032 广东***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构件 支座 连接 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受弯构件的支座连接方法,该方法包括获取受弯构件的荷载;调整受弯构件与支座的连接状态,以使受弯构件与支座处于第一连接状态,施加受弯构件在第一连接状态下所要承受的预载;将受弯构件的至少一端与支座由第一连接状态调整为第二连接状态,卸除受弯构件上的预载,施加受弯构件在第二连接状态下所要承受的荷载。实施本发明的受弯构件的支座连接方法,可使得受弯构件的两端与跨中的正负弯矩得到有效的消减均化,从而提高受弯构件在结构中的受力性能和经济性,为结构的方案可行性提供了方向。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工程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受弯构件的支座连接方法。
背景技术
一般工程受弯构件(通常指梁、板或墙等),以梁为例,其通常可划分为腹板和翼缘。在受弯构件与支座铰支时,通常是指受弯构件的腹板与支座连接,而翼缘不与支座连接。而在受弯构件与支座固支时,通常是指受弯构件的腹板及翼缘均与支座连接。
在目前的规范及工程结构理论中,通常采用分析受弯构件与支座连接状态下承受的内力(例如弯矩)来分析受弯构件的结构情况,具体地,在计算时,通常都是采用假定受弯构件与支座铰支或固支,然后受弯构件承受的荷载一次施加且状态一次生成的方式。
然而,在实际设计和建造(制造)中发现,以单跨梁为例,假定单跨梁两端铰支时,单跨梁在满跨均布竖向荷载q作用下的弯矩图(图1)呈抛物线状分布,此时,其两端弯矩为零,跨中产生极大值弯矩MCS=ql2/8,两端与跨中的弯矩幅差为极大值Δ1=ql2/8。而当假定单跨梁两端固支时,单跨梁在满跨均布竖向荷载q作用下的弯矩图(图2)仍呈抛物线状分布,但此时,单跨梁两端产生极值负弯矩MAa=MBa=-ql2/12,跨中产生小幅正弯矩MCa=ql2/24,两端负弯矩与跨中正弯矩的幅差Δ2=ql2/24。由此可知,采用假定单跨梁两端固支的方式,计算出来的跨中正弯矩的幅值相对于两端铰支的弯矩幅值的幅差,相对于铰支幅差Δ1=ql2/8虽然有所减小,但是,单跨梁的两端负弯矩比跨中正弯矩也大一倍。
由此可知,采用荷载一次施加且连接状态一次生成的方式连接,计算得到的受弯构件的弯矩存在极为不均的情况,这种情况的存在容易导致实际设计和建造(制造)使用中受弯构件在结构中的受力性能和经济性不佳,严重时甚至可能出现误判结构不可行的情况。
发明内容
本发明实施例公开了一种受弯构件的支座连接方法,能够有效均化受弯构件的两端与跨中的正负弯矩,从而提高受弯构件在结构中的受力性能和经济性。
第一方面,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受弯构件的支座连接方法,其包括
计算所述受弯构件承受的荷载;
将所述受弯构件的至少一端的腹板与所述支座连接,并调整所述受弯构件的至少一端的翼缘不与所述支座的翼缘连接,以使所述受弯构件与所述支座的连接状态为所述第一连接状态,在所述受弯构件上施加预载;
将所述受弯构件的所述腹板与所述支座的腹板固支,并使得所述受弯构件的至少一所述端的至少一个翼缘与所述支座的翼缘调整为连接,以使所述受弯构件与所述支座的连接状态由所述第一连接状态调整为第二连接状态,卸除所述受弯构件上的所述预载,以及在所述受弯构件上施加所述荷载。
作为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在本发明的实施例中,所述受弯构件与所述支座处于第一连接状态时,所述受弯构件的至少一端的至少一个翼缘相对所述支座可发生沿所述受弯构件的轴线方向的位移。
作为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在本发明的实施例中,所述受弯构件与所述支座处于第二连接状态时,所述受弯构件至少一端的至少一个翼缘相对所述支座由所述第一连接状态的可发生位移调整为所述第二连接状态的不可发生位移。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深圳市建筑设计研究总院有限公司,未经深圳市建筑设计研究总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1019036.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电容器组件
- 下一篇:一种机械系统的故障诊断方法、故障诊断装置及终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