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生产油田多功能添加剂的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911018996.8 | 申请日: | 2019-10-24 |
公开(公告)号: | CN111019613A | 公开(公告)日: | 2020-04-17 |
发明(设计)人: | 杨来文;杨基林;杨文清;杨红志 | 申请(专利权)人: | 安庆五宁精细化工有限责任公司 |
主分类号: | C09K8/03 | 分类号: | C09K8/03;C09K8/58;E21B33/13 |
代理公司: | 北京联瑞联丰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411 | 代理人: | 苏友娟 |
地址: | 246000***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生产 油田 多功能 添加剂 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生产油田多功能添加剂的方法,包括如下步骤:筛分除杂、称重配比、混料反应、蒸发结晶、水冷降温、研磨筛分以及打包入库,本发明涉及油田添加剂生产技术领域,该生产油田多功能添加剂的方法,各个成分的原料在添加至反应釜中,进行反应之前,向反应釜的内部鼓入惰性气体,用以赶走反应釜中原先存在的空气,当惰性气体充满整个反应釜后,对反应釜进行合盖处理,然后再让各个成分的原料在一起充分反应,使得反应后所得的产物质量更好,提高了油田添加剂在使用时的储存稳定性,提高了油田添加剂的使用时效,使得油田添加剂的时间得到延长,提高了防水堵水的效率,让多工能添加剂更加适用于油田钻井工作的运用。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油田添加剂生产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生产油田多功能添加剂的方法。
背景技术
油气井出水是油田开发过程中普遍存在的问题,特别是采用注水开发方式,随着水边缘的推进,由于地层非均质性严重,油水流度比的不同及开发方案和措施不当等原因,均能导致油田含水上升速度加快,致使油层过早水淹,油田采收率降低。目前油田随着开发进入中后期,而地下可采储量依然较大,其高含水情况特别明显,严重影响油田的经济效益。找水,堵水,对油田出水进行综合治理是油田开发中必须及时解决的问题,因此堵水变得日益重要。
在堵水的过程中,需要借助油田专用的堵水剂来完成,但是目前,针对现有油田堵水剂的生产工艺,存在以下缺陷:
堵水剂在生产的过程中,需要将原料添加至反应釜中,在高温的作用下,促使生产堵水剂的各个成分的原料相互反应,但是在该过程中,由于在添加反应物时,反应釜的内部含有空气,空气中包含有厂区中的各种化学物质,使得原料的反应产物质量较差,为此,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提出了一种生产油田多功能添加剂的方法。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生产油田多功能添加剂的方法,解决了堵水剂在生产的过程中,需要将原料添加至反应釜中,在高温的作用下,促使生产堵水剂的各个成分的原料相互反应,但是在该过程中,由于在添加反应物时,反应釜的内部含有空气,空气中包含有厂区中的各种化学物质,使得原料的反应产物质量较差的问题。
为实现以上目的,本发明通过以下技术方案予以实现:一种生产油田多功能添加剂的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S1、筛分除杂:从仓库中,采集生产添加剂所用到的各种成分的原料,并对各个成分分别对应通过不同规格目数的筛网进行筛分除杂处理;
S2、称重配比:按照一定的配合比,利用称重设备,对步骤S1中筛分后的各个成分的重量份进行精确把控,并将称重后的各个成分,分别盛放在不同的容器中;
S3、混料反应:将步骤S2中所得称重后的各个成分的原料分别添加至化学反应釜中,并在添加原料的过程中,向反应釜中不断添加惰性气体,直至惰性气体充满整个反应釜后,对反应釜进行合盖密封处理,启动反应釜的混料装置,反应结束后,得到目标试剂的初制品,并将该初制品盛放到容器中;
S4、蒸发结晶:将步骤S3中反应后所得到的初制品,转移至蒸发结晶设备中,在结晶过程中,需要人工不断对初制品溶液进行搅拌处理;
S5、水冷降温:将步骤S4中,盛放有初制品结晶体的容器整体放入到冷却水池中,对该初制品结晶体的温度进行快速冷却处理,直至初制品结晶体的温度冷却至室温;
S6、研磨筛分:对步骤S5所得到降温后的初制品的结晶体,添加至球磨机中,进行充分的研磨处理,并将研磨后颗粒状的初制品进行分级筛分处理;
S7、打包入库;将步骤S6筛分后符合规格的初制品颗粒分别填装到包装袋中,包装后,即可入库。
优选的,所述步骤S1中的成分原料包括丙烯酰胺、交联剂、引发剂以及催化剂,由如下重量份制备而得:丙烯酰胺55-63份、交联剂15-19份、引发剂21-29份以及催化剂5-8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安庆五宁精细化工有限责任公司,未经安庆五宁精细化工有限责任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1018996.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同类专利
- 专利分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