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前后联合寰枢椎融合装置在审
| 申请号: | 201911018622.6 | 申请日: | 2019-10-24 |
| 公开(公告)号: | CN110680573A | 公开(公告)日: | 2020-01-14 |
| 发明(设计)人: | 袁博文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爱康宜诚医疗器材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A61F2/44 | 分类号: | A61F2/44;A61B17/70 |
| 代理公司: | 11240 北京康信知识产权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 代理人: | 张亚辉 |
| 地址: | 102200 北京市昌平***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寰枢椎 连接件 融合板 融合器 枕骨板 枕颈 融合装置 连接板 支撑 骨骼连接 弧形结构 受力不均 压缩位置 支撑位置 第一端 有效地 张开 联合 | ||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前后联合寰枢椎融合装置,包括:枕颈融合板,枕颈融合板包括枕骨板和两个连接板,枕骨板为弧形结构,两个连接板分别连接在枕骨板的两端;连接件,连接件的第一端与枕颈融合板相连接;寰枢椎支撑融合器,寰枢椎支撑融合器与连接件的第二端相连,寰枢椎支撑融合器具有压缩位置和张开的支撑位置。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有效地解决了现有技术中的寰枢椎融合装置与骨骼连接后受力不均而导致容易失效的问题。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寰枢椎的技术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前后联合寰枢椎融合装置。
背景技术
寰枢关节脱位是指颈椎的第一节(寰椎)、第二节(枢椎)之间的关节失去正常的对合关系,从而引起延髓、高位颈脊髓受压,椎动脉走向和血流动力学改变;轻则出现眩晕或晕厥,严重情况下可以导致四肢瘫痪、甚至呼吸衰竭而死亡。由于其致残、致死率高,寰枢关节脱位在世界范围内是脊柱外科研究的热点和难点之一。寰枢关节融合术是目前公认的治疗寰枢关节脱位的最有效方法。寰枢关节后路融合术暴露方便且操作空间大,临床应用较广。而伴随着近年来技术的发展,使用于前路关节的融合术也逐渐增多。
3D打印技术在骨科领域的普遍使用,也让大家在寰枢关节的复位手术中选择更多,将定制钢板使用在后路融合术。现有技术中,通常将寰枢装置固定在骨骼上进行固定,但是经过临床多次实践证明,这样的结构易造成植入物受力不匀,导致单侧假体的疲劳损坏失效或松动。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前后联合寰枢椎融合装置,以解决现有技术中的寰枢椎融合装置与骨骼连接后受力不均而导致容易失效的问题。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前后联合寰枢椎融合装置,包括:枕颈融合板,枕颈融合板包括枕骨板和两个连接板,枕骨板为弧形结构,两个连接板分别连接在枕骨板的两端;连接件,连接件的第一端与枕颈融合板相连接;寰枢椎支撑融合器,寰枢椎支撑融合器与连接件的第二端相连,寰枢椎支撑融合器具有压缩位置和张开的支撑位置。
进一步地,两个连接板上均设置有连接孔,连接件为桥接螺栓,桥接螺栓的第一端具有与连接孔相配合的螺帽。
进一步地,桥接螺栓的第二端具有外螺纹,寰枢椎支撑融合器具有与外螺纹相适配的内螺纹的连接孔。
进一步地,寰枢椎支撑融合器包括壳体和设置在壳体内的抵顶件,壳体具有压缩位置,和抵顶件抵顶壳体张开的支撑位置,抵顶件具有内螺纹的连接孔,壳体具有避让连接孔的开口。
进一步地,壳体包括上压盖和连接环,连接环为桶状结构,上压盖至少部分地嵌套在连接环内,连接环的第一端具有第一内翻边,上压盖的下端具有第一外翻边,抵顶件抵顶上压盖的内壁时,第一内翻边可与第一外翻边配合以防止上压盖从连接环内脱出。
进一步地,上压盖的上端具有第二外翻边,第一内翻边可在第一外翻边和第二外翻边之间移动。
进一步地,壳体还包括下压盖,下压盖至少部分地嵌套在连接环内,连接环的第二端具有第二内翻边,下压盖的上端具有第三外翻边,抵顶件抵顶下压盖的内壁时,第二内翻边可与第三外翻边配合以防止下压盖从连接环内脱出。
进一步地,下压盖的下端具有第四外翻边,第二内翻边可在第三外翻边和第四外翻边之间移动。
进一步地,连接件为椭球体,连接孔的轴线与椭球体的短轴相重合。
进一步地,椭球体的两端均具有垂直于椭球体的长轴的第一平面,壳体的内壁上设置有与第一平面相配合的第二平面。
进一步地,枕颈融合板还包括颈骨板,颈骨板连接在两个连接板上。
进一步地,颈骨板为H型结构,H型结构的上部两端分别与两个连接板相对应地连接。
进一步地,两个连接板与H型结构成锐角设置。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爱康宜诚医疗器材有限公司,未经北京爱康宜诚医疗器材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1018622.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防脱位及断裂的小骨关节假体
- 下一篇:前后联合寰枢椎融合装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