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基于多源数据的雷电监测预警方法及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1911018567.0 | 申请日: | 2019-10-24 |
公开(公告)号: | CN110618474B | 公开(公告)日: | 2021-08-03 |
发明(设计)人: | 殷启元;庄燕洵;黄智慧;陈绿文;黄惺惺;刘三梅;王彤;方俏娴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东省气象公共安全技术支持中心 |
主分类号: | G01W1/10 | 分类号: | G01W1/10;G01R29/12;G01S13/95 |
代理公司: | 北京思创大成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614 | 代理人: | 高爽 |
地址: | 510062 广***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基于 数据 雷电 监测 预警 方法 系统 | ||
1.一种基于多源数据的雷电监测预警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获取雷电预警基础信息;
设定雷电预警等级,根据所述雷电预警基础信息,确定预警信息;
发布所述预警信息;
其中,所述雷电预警基础信息包括雷达数据、实时闪电数据与电场数据;
其中,根据雷电预警基础信息计算雷电发生概率,获取多组雷电预警基础信息,建立雷电预警矩阵为:
其中,X为雷电预警矩阵,A为雷达反射率强度,B为电场突变个数,C为回波顶高度,D为液态水含量,E为0℃层高度,F为-10℃高度;以雷电预警矩阵的二范数值为雷电发生概率;
其中,所述预警信息包括预警发布信息与预警解除信息;
其中,当所述雷电预警基础信息达到预警解除条件,进行如下步骤:
步骤1:判断是否有下一雷电预警等级,若无,则发布所述预警解除信息,若有,则进入步骤2;
步骤2:判断所述雷电预警基础信息是否达到下一雷电预警等级,若是,则以下一雷电预警等级为所述预警发布信息,若否,则重复步骤1-2,直至判断至最末等雷电预警等级为否,则发布所述预警解除信息。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多源数据的雷电监测预警方法,其中,根据所述雷电预警等级、所述雷达数据与所述电场数据确定所述预警信息。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多源数据的雷电监测预警方法,其中,根据所述雷电预警等级、所述雷达数据与所述实时闪电数据确定所述预警信息。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多源数据的雷电监测预警方法,其中,当所述雷电预警基础信息达到所述雷电预警等级,则以所述雷电预警等级为所述预警发布信息。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多源数据的雷电监测预警方法,其中,根据所述预警发布信息与所述预警解除信息的判断线路,绘制预警信息版图。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多源数据的雷电监测预警方法,其中,还包括:
根据所述雷电预警基础信息计算雷电发生概率。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基于多源数据的雷电监测预警方法,其中,根据所述雷电预警基础信息计算雷电发生概率包括:
获取多组雷电预警基础信息,建立雷电预警矩阵;
以所述雷电预警矩阵的二范数值为所述雷电发生概率。
8.一种基于多源数据的雷电监测预警系统,其特征在于,该系统包括:
雷电信息处理平台,获取雷电预警基础信息,传输至雷电信息预警平台;
雷电信息预警平台,设定雷电预警等级,根据所述雷电预警基础信息,确定预警信息,传输至雷电信息发布平台;
雷电信息发布平台,发布所述预警信息;
其中,所述雷电预警基础信息包括雷达数据、实时闪电数据与电场数据;
其中,根据雷电预警基础信息计算雷电发生概率,获取多组雷电预警基础信息,建立雷电预警矩阵为:
其中,X为雷电预警矩阵,A为雷达反射率强度,B为电场突变个数,C为回波顶高度,D为液态水含量,E为0℃层高度,F为-10℃高度;以雷电预警矩阵的二范数值为雷电发生概率;
其中,所述预警信息包括预警发布信息与预警解除信息;
其中,当所述雷电预警基础信息达到预警解除条件,进行如下步骤:
步骤1:判断是否有下一雷电预警等级,若无,则发布所述预警解除信息,若有,则进入步骤2;
步骤2:判断所述雷电预警基础信息是否达到下一雷电预警等级,若是,则以下一雷电预警等级为所述预警发布信息,若否,则重复步骤1-2,直至判断至最末等雷电预警等级为否,则发布所述预警解除信息。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东省气象公共安全技术支持中心,未经广东省气象公共安全技术支持中心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1018567.0/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即时气象情报保障方法
- 下一篇:区域雷电监测预警系统及方法
- 数据显示系统、数据中继设备、数据中继方法、数据系统、接收设备和数据读取方法
- 数据记录方法、数据记录装置、数据记录媒体、数据重播方法和数据重播装置
- 数据发送方法、数据发送系统、数据发送装置以及数据结构
- 数据显示系统、数据中继设备、数据中继方法及数据系统
- 数据嵌入装置、数据嵌入方法、数据提取装置及数据提取方法
- 数据管理装置、数据编辑装置、数据阅览装置、数据管理方法、数据编辑方法以及数据阅览方法
- 数据发送和数据接收设备、数据发送和数据接收方法
- 数据发送装置、数据接收装置、数据收发系统、数据发送方法、数据接收方法和数据收发方法
- 数据发送方法、数据再现方法、数据发送装置及数据再现装置
- 数据发送方法、数据再现方法、数据发送装置及数据再现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