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海绵城市居民雨水生态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1911017777.8 | 申请日: | 2019-10-24 |
公开(公告)号: | CN110777908B | 公开(公告)日: | 2020-09-15 |
发明(设计)人: | 牧瞳;王春晓;刘丹丹;袁磊;张磊 | 申请(专利权)人: | 天一建设发展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03F3/04 | 分类号: | E03F3/04;E03F5/00;E03F5/10 |
代理公司: | 北京维正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11508 | 代理人: | 朱佳明 |
地址: | 456581 河南*** | 国省代码: | 河南;4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海绵 城市居民 雨水 生态系统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海绵城市居民雨水生态系统,涉及小区排水设施领域,旨在解决雨量剧增时,小区容易产生排水不畅的问题,其技术方案要点是:包括铺设于地面的集水明沟、连接于集水明沟末端的第一蓄水机构,所述集水明沟下方设置有排洪沟,所述排洪沟上表面设置有用于连通集水明沟与排洪沟的泄洪开关,所述第一蓄水机构连接有用于驱动泄洪开关开闭的驱动机构,所述排洪沟下方设置有第二蓄水机构,所述排洪沟连接于第二蓄水机构。本发明的一种海绵城市居民雨水生态系统,具有可辅助排洪的优点。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绿色建筑的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海绵城市居民雨水生态系统。
背景技术
海绵城市,是新一代城市雨洪管理概念,是指城市在适应环境变化和应对雨水带来的自然灾害等方面具有良好的弹性,也可称之为水弹性城市,国际通用术语为低影响开发雨水系统构建。下雨时吸水、蓄水、渗水、净水,需要时将蓄存的水释放并加以利用。
目前,居民小区内都设有排水系统,在正常的雨量范围内能够实现正常的排水,减小小区地表径流,但是当遇到特殊天气如暴雨、台风等天气,会导致雨量暴增,地表水流急剧增加,一般的排水系统超出负荷无法承受,导致小区地表积水严重,影响居民出行。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海绵城市居民雨水生态系统,具有在雨量剧增时可辅助泄洪的优点。
本发明的上述发明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
一种海绵城市居民雨水生态系统,包括铺设于地面的集水明沟、连接于集水明沟末端的第一蓄水机构,所述集水明沟下方设置有排洪沟,所述排洪沟上表面设置有用于连通集水明沟与排洪沟的泄洪开关,所述第一蓄水机构连接有用于驱动泄洪开关开闭的驱动机构,所述排洪沟下方设置有第二蓄水机构,所述排洪沟连接于第二蓄水机构。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下雨时且雨量较小时,地面雨水流入集水明沟内,经集水明沟排入第一蓄水机构,实现正常排水,且此时由于雨量较小,第一蓄水机构内雨水重量较小,无法带动第一蓄水机构向下移动并触发驱动机构,使得泄洪开关始终处于关闭状态,保证少量地表水的正常排放,当出现特殊天气如暴雨台风等,雨量剧增时,仅靠集水明沟无法及时将过量的雨水排出,过量的雨水流入第一蓄水机构时,第一蓄水机构内的雨量剧增且瞬时流量过大,对第一蓄水机构造成向下的压力使得第一蓄水机构下移并触动驱动机构,驱动机构带动泄洪开关打开,集水明沟内的水流入排洪沟实现泄洪,从而有效减少小区地表积水,方便人们出行,即在暴雨时增加地下的吸水能力储存雨水,复合绿色可持续的发展理念。
本发明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排洪沟呈圆柱形管道设置,所述泄洪开关包括开设于排洪沟上表面的若干泄洪口,所述泄洪口上端连接有支管,所述支管向上连通于集水明沟,所述排洪沟侧壁开设有环形空腔、在环形空腔内转动设置有截面呈半圆环形且用于控制泄洪口开关的开关板,所述开关板端部伸出空腔端部并连接于驱动机构,所述驱动机构用于驱动开关板转动。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雨量过大需要排洪时,驱动机构驱动开关板转动,当开关板转动至开关板的缺口与泄洪口对齐时,泄洪口打开,集水明沟内的雨水经支管流入到排洪沟内实现泄洪,当雨量较小时,驱动机构带动开关板反向转动直至将泄洪口关闭,实现正常排水。
本发明进一步设置为:所述第一蓄水机构包括控制池、滑移连接于控制池内壁的第一蓄水池,所述第一蓄水池连接于集水明沟末端,所述控制池底面设置有伸缩杆,所述第一蓄水池底面连接于伸缩杆上端,所述第一蓄水池底面与控制池底面之间还连接有支撑弹簧,所述第一蓄水池连接有排水管,所述驱动机构设置于第一蓄水池与开关板之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天一建设发展有限公司,未经天一建设发展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1017777.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防治城市内涝的方法
- 下一篇:一种泥石流防治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