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刚玉炉管制备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911017565.X | 申请日: | 2019-10-24 |
公开(公告)号: | CN110615673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4-19 |
发明(设计)人: | 侯战伟;刘松叶 | 申请(专利权)人: | 郑州利晟保温材料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4B35/10 | 分类号: | C04B35/10;C04B35/622;C04B35/636;B28B11/24;B28B21/12 |
代理公司: | 成都市鼎宏恒业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51248 | 代理人: | 魏敏 |
地址: | 450000 河*** | 国省代码: | 河南;4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刚玉 炉管 制备 方法 | ||
本发明涉及刚玉炉管制备技术领域,具体涉及刚玉炉管制备方法,依次包括配料、混料、困料、打制定型、干燥、烧制和冷却步骤,通过打制成型工艺,使得湿坯的外观更加的规整、有细腻感,同时可以提升湿坯的弹性;将干燥分为初步干燥和再次干燥,初步干燥完成后,再进行脱模再次干燥处理,可以提升湿坯定型后的稳定性;前期在低温阶段,以较低的升温速率进行升温,可以提升干坯的温度的均匀性,避免在前期导致温度不均而导致的皲裂现象的出现,在水分基本烘干后的后期,进行较大幅度的升温,可以减少气孔率,提升物料之间的微晶成型效果,提升刚玉炉管的烧成质量;相对减少了粉料的混合时间,可以减少粉料和粒料在搅拌过程产生的沉降、分层现象。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刚玉炉管制备技术领域,具体涉及刚玉炉管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在采用石膏模具进行泥浆浇注制备刚玉炉管时,需要将刚玉原料进行粉碎后,制备成具有流动性泥浆后,浇注到石膏模具中,进行脱水干燥,通过石膏模具的吸水效果,将泥浆中的水分吸走后,进行干燥脱坯。此种方式存在,制备泥浆时需严格控制水量,湿坯干燥周期较长,且干坯含水量高,使得在烧制时,导致炉管体积密度降低,气孔率增大,导致刚玉炉管的使用寿命和使用效果降低。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刚玉炉管制备方法,采用多种粒级的白刚玉作为原料,进行搅拌混合,优化物料的颗粒堆积度,采用打制定型工艺,以解决采用石膏模具进行泥浆浇注制备刚玉炉管时造成的气孔率增大,使用寿命降低的问题。
为解决上述的技术问题,本发明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刚玉炉管制备方法,依次包括以下制备步骤:
步骤a、配料:按照质量百分比:选取,粒径8目的白刚玉6-10%,粒径12目的白刚玉12-16%,粒径24目的白刚玉8-10%,粒径40目的白刚玉7-10%,粒径80目的白刚玉8-11%,粒径120目的白刚玉8-11%,粒径180目的白刚玉8-10%,粒径200目的白刚玉8-10%,粒径325目的白刚玉15-20%,粒径325目的高温煅烧氧化铝粉体8-10%,糊精微粉0.5-1.5%;
步骤b、混料:将步骤a中的配料置于搅拌机内,以每分钟40-60转的速度搅拌混合64-96分钟,混合均匀;
步骤c、困料:将步骤b中混合均匀后的物料置于密封空间进行困料20-24小时;
步骤d、打制定型:将步骤c中困料完成后的物料倒入组装好的模具中,并捣实后将模具进行密封;之后,对模具外侧进行均匀敲击,将模具内的物料打制定型;
步骤e、干燥:先将打制定型后的模具和物料放置3-5小时进行初步干燥;再将模具拆掉后,将定型后的湿坯置于60-70摄氏度的密闭空间内再次干燥80-120小时;得到定型后的干坯;
步骤f、烧制:将步骤e中的干坯置于窑炉中后,窑炉开始升温;升温过程为:100摄氏度以内每小时升温3-5摄氏度,100-500摄氏度每小时升温5-10摄氏度,500度以上每小时升温70-90摄氏度,直至窑炉内温度升至1580-1750摄氏度,升温过程在70-90小时内完成;升温完成后,在1580-1750摄氏度下保温2.5-3.5小时,完成烧制;
步骤g、冷却:完成烧制后,窑炉停止加热,将窑炉内的温度降至80-120摄氏度时,开炉,将烧制完成的炉管取出。
进一步地,所述步骤b中,先将配料中粒度小于等于200目的粉料置于搅拌机内以每分钟40-60转的速度搅拌混合16-24分钟,再把其它的颗粒料全部加入搅拌机内,以同样的速度搅拌混合16-24分钟后;按照质量百分比,再将5-7%的水放入搅拌机内,继续以同样的速度搅拌混合32-48分钟,混合均匀。
进一步地,所述步骤c中,将步骤b中混合均匀后的物料置于塑料编织袋中密封后,困料20-24小时。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郑州利晟保温材料有限公司,未经郑州利晟保温材料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1017565.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