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现场从注浆口和出浆口处钻取灌浆料芯样的便捷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911016541.2 | 申请日: | 2019-10-24 |
公开(公告)号: | CN110595829B | 公开(公告)日: | 2020-08-11 |
发明(设计)人: | 顾盛;李涵清;丁晨晨;童寿兴;孙彬 | 申请(专利权)人: | 昆山市建设工程质量检测中心 |
主分类号: | G01N1/08 | 分类号: | G01N1/08 |
代理公司: | 苏州市中南伟业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2257 | 代理人: | 李艾 |
地址: | 215300 江苏省***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现场 注浆口 出浆口处钻取 灌浆 料芯样 便捷 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现场从注浆口和出浆口处钻取灌浆料芯样的便捷方法,先准备至少一个第一阶段钻头、多个第二阶段钻头以及与其匹配的多个钻头模具,然后选择钻芯部位,安装钻芯机并分二阶段钻取芯样;通过取样管外径选择第一阶段钻头并钻取,判断取样管是否断裂,断裂则测量其长度判断是否可用,未断裂则通过多个不同尺寸的钻头模具依次尝试,确定合适的芯样截取用钻头尺寸,根据芯样截取用钻头尺寸选择对应的第二阶段钻头,通过第二阶段钻头进钻后关闭冷却水使钻取力变为钻断力,完成取芯,最后剥离取样管管壁得到芯样。本发明对预制构件的破损小,为带有倾斜度的取样管预留了适当的避让空间,取出理想芯样的概率高,且操作快速简便。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装配式建筑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现场从注浆口和出浆口处钻取灌浆料芯样的便捷方法。
背景技术
钢筋套筒灌浆连接是在装配式混凝土结构中常用的钢筋连接形式,但在实际施工中常常出现为了增加灌浆料流动度,搅拌时用水量超过产品设计值,导致增加了浆料的水灰比,降低了灌浆料的抗压强度,个别存在采用劣质灌浆料甚至普通水泥浆料以次充好的现象,影响了结构连接部位的性能。因此,有必要对灌浆料实体强度进行检测。
公布号为CN106769441A的中国专利文献提出了利用注浆孔或出浆孔处获得的圆柱体试件的抗压强度来换算得出灌浆料标准试件的抗压强度值。上述方法首先要从注浆孔或出浆孔处钻取灌浆料芯样,即能否方便快捷的钻取到符合检测要求的灌浆料芯样,且不对结构造成过多的损伤,是该方法落地推广的先决条件。然而,由于PVC管的延展性较好,传统的钻芯方法仅能使注(出)浆管外的混凝土芯样的底部断裂,灌(出)浆管仍保持完好,无法取出。
因此,亟需研发一种现场从注浆口和出浆口处钻取灌浆料芯样的便捷方法。
发明内容
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现场从注浆口和出浆口处钻取灌浆料芯样的便捷方法,取样效果好,操作简便,便于检测人员学习掌握。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现场从注浆口和出浆口处钻取灌浆料芯样的便捷方法,包括至少一个第一阶段钻头、多个第二阶段钻头以及多个钻头模具,多个第二阶段钻头的内径依次递增设置,多个第二阶段钻头和多个钻头模具数量一致并一一对应,相对应的第二阶段钻头和钻头模具的内径及壁厚一致;
具体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1)选择钻芯部位,先确定取样管内的浆料饱满,随后采用钢筋探测仪检测并确定取样管周边无钢筋和预埋管线,取样管包括注浆管和出浆管;
步骤2)安装钻芯机,根据取样管选取对应的第一阶段钻头,第一阶段钻头的内径大于取样管外径20mm~24mm,在选择的钻芯部位周边的构件表面安装钻芯机并调节钻芯机的钻取中心与取样管管口的中心点重合;
步骤3)分阶段钻取芯样:
A、第一阶段,将第一阶段钻头与构件表面保持垂直,钻芯机将第一阶段钻头匀速转动推进,并用冷却水冷却第一阶段钻头和排除混凝土料屑;
当钻入深度达55mm~70mm时,暂停钻芯,并将第一阶段钻头退出至构件表面并远离;
若取样管已断,则根据其长度判断是否可用,若不可用则换下一处进行取样,重新执行步骤1);
若取样管未断,则将取样管外包裹的混凝土层剔凿,并将凿碎的混凝土料屑清理干净,得到钻槽,然后量取第一阶段的钻芯深度并进行下一个阶段;
B、第二阶段,选取比取样管外径大且最接近的钻头模具,将该钻头模具安装在第一阶段钻头的钻端上,钻头模具与第一阶段钻头中心点重合,然后进行判断选择,推进第一阶段钻头使得钻头模具朝向钻槽槽底移动,在推进受到阻挡时,通过第一阶段的钻芯深度判断钻头模具是否移动至钻槽槽底;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昆山市建设工程质量检测中心,未经昆山市建设工程质量检测中心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1016541.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