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用于多路径传输的数据转发方法及设备有效
申请号: | 201911015891.7 | 申请日: | 2019-10-24 |
公开(公告)号: | CN110635988B | 公开(公告)日: | 2020-10-27 |
发明(设计)人: | 许辰人;倪蕴哲;钱风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大学 |
主分类号: | H04L12/46 | 分类号: | H04L12/46;H04L29/06 |
代理公司: | 北京海虹嘉诚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129 | 代理人: | 何志欣 |
地址: | 100871***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用于 路径 传输 数据 转发 方法 设备 | ||
1.一种用于多路径传输的数据转发方法,该方法维护端到端的因特网协议的语义和兼容性,并实现端到端的并发多路径传输,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
至少一个第一通信模块(30)和至少一个第二通信模块(40)之间设置有相对所述第一通信模块(30)和所述第二通信模块(40)以信息不可知的方式存在的数据转发操作模块,所述数据转发操作模块包括以静态多路径的方式彼此传输数据的第一操作模块(10)和第二操作模块(20),其中,所述第一操作模块(10)和/或第二操作模块(20)将所述第一通信模块(30)和所述第二通信模块(40)之间的数据信息以不干预原数据流的方式收听数据信息并按照预设的信息重组规则将选取的部分信息进行重新组合后以至少两个传输路径发送至对应的所述第二操作模块(20)和/或所述第一操作模块(10),其中,
所述预设的信息重组规则为:基于长期历史数据和短期历史数据将不同源的数据包信息进行融合评估,并且将符合融合阈值范围的数据包信息进行信息融合,其中,
所述长期历史数据为存储位置感知的至少一日的历史网络性能数据;
所述短期历史数据为短期时间阈值内监测到的第一通信模块(30)和/或第二通信模块(40)的吞吐量计算。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多路径传输的数据转发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操作模块(10)与所述第一通信模块(30)建立数据连接,所述第二操作模块(20)与所述第二通信模块(40)建立数据连接,其中,所述第一操作模块(10)与所述第二操作模块(20)之间建立的至少两条静态多路径中,每条静态路径能够自行选择所用的数据传输协议。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用于多路径传输的数据转发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操作模块(10)至少包括能够设置若干第一虚拟收发器的第一分流模块(14),所述第二操作模块(20)至少包括能够设置若干第二虚拟收发器的第二分流模块(24),
所述第一分流模块(14)和所述第二分流模块(24)之间设置有由若干第一虚拟收发器和若干第二虚拟收发器以彼此非唯一对应连接的方式建立来进行彼此交换资源和信息的若干数据传输路径网络,
所述第一操作模块(10)中的第一调度模块(15)基于若干数据传输路径的实时流量分析数据以及拆分后的数据包特征来确定所述数据包的数据传输路径,
所述第二操作模块(20)中的第二调度模块(25)将若干所述第二虚拟收发器通过数据传输路径接收的所述数据包按照预设的信息重组规则重新组合反向复用的数据流,并且以多路径方式输出至所述第二通信模块(40)。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用于多路径传输的数据转发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信息不可知的方式为:所述第一虚拟收发器和所述第二虚拟收发器之间通过原始套接字在用户空间中接收和发送任何源IP的数据包,并且在单独的网络命名空间中提取所述数据包以避免与第三方程序使用的运行内核配置冲突。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用于多路径传输的数据转发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操作模块(10)包括第一多路复用及解复用模块(16),所述第二操作模块(20)包括第二多路复用及解复用模块(26),
第一多路复用及解复用模块(16)或所述第二多路复用及解复用模块(26)以将TCP有效载荷和控制数据封装至传输层的方式执行所述第一通信模块和/或所述第二通信模块的用户空间反向复用。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用于多路径传输的数据转发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调度模块(15)和所述第二调度模块(25)基于多个维度协调上下文数据以进行上下文的调度,从而提高多个传输路径对于第一虚拟收发器或第二虚拟收发器的共享率。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用于多路径传输的数据转发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预设的信息重组规则的融合评估方式为:
其中E是估计TCP的性能指标,vi是信息源i的值,是信息源i的方差。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大学,未经北京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1015891.7/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数据显示系统、数据中继设备、数据中继方法、数据系统、接收设备和数据读取方法
- 数据记录方法、数据记录装置、数据记录媒体、数据重播方法和数据重播装置
- 数据发送方法、数据发送系统、数据发送装置以及数据结构
- 数据显示系统、数据中继设备、数据中继方法及数据系统
- 数据嵌入装置、数据嵌入方法、数据提取装置及数据提取方法
- 数据管理装置、数据编辑装置、数据阅览装置、数据管理方法、数据编辑方法以及数据阅览方法
- 数据发送和数据接收设备、数据发送和数据接收方法
- 数据发送装置、数据接收装置、数据收发系统、数据发送方法、数据接收方法和数据收发方法
- 数据发送方法、数据再现方法、数据发送装置及数据再现装置
- 数据发送方法、数据再现方法、数据发送装置及数据再现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