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马达有效
申请号: | 201911015166.X | 申请日: | 2019-10-24 |
公开(公告)号: | CN111431314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7-08 |
发明(设计)人: | 小柳尚久;黑泽伊吹 | 申请(专利权)人: | 东京零件工业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2K3/34 | 分类号: | H02K3/34 |
代理公司: | 永新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72002 | 代理人: | 徐殿军 |
地址: | 日本*** | 国省代码: | 暂无信息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马达 | ||
本发明提供防止绕组线向芯罩的钩挂、卷入而提高了生产性、绝缘性的马达。本发明的马达(1)具有芯(11)、绕组(30)以及芯罩(20)。芯具有多个极齿(13)与从极齿沿圆周方向延伸的凸缘部(14)。芯罩具有覆盖芯极齿的极齿覆盖部(23)与覆盖凸缘部的凸缘覆盖部(24)。凸缘覆盖部的圆周方向的端边(27)与凸缘覆盖部的上边的端点(26a)相比始终位于更靠极齿(13)侧。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在芯与绕组之间使用芯罩作为绝缘构件的马达。
背景技术
作为这种马达,存在具有配置于中心轴的周围的成为转子部或定子部的芯、卷绕于芯的绕组、以及以绝缘的目的在芯与绕组线之间设有芯罩的结构的马达。
将以往例中的芯以及芯罩的构成示于图13。芯80具备从中心轴81周边朝向径向以放射状延伸的多个极齿82、以及从极齿82的前端沿圆周方向延伸的凸缘部83。芯罩90由树脂成型品构成,具有插入极齿82之间的插入部91,该插入部91成为中心覆盖部92、极齿覆盖部93、凸缘覆盖部94。凸缘覆盖部94的端边94a与凸缘部端边83a平行且位于大致相同的位置。
另一方面,专利文献1所记载的绕线管在插入转子或定子的插入部的前端,设有相对于插入方向直角面倾斜切割而成的导入部。因此,即使在绕线管发生变形的情况下,也可以容易地进行向转子以及定子的卡合,能够使马达的组装时间缩短。
专利文献2所记载的绝缘体在覆盖磁极齿与槽内壁面的绝缘体上,以使槽入口侧端部的插入长度变短的方式设有倾斜的切口部。因此,能够将绝缘体的各插入部同时顺畅地插入多个槽,绝缘体的安装作业性提高,还能够防止绝缘体的变形,因此也有助于绝缘性的提高。
现有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日本实开平6-80351号公报
专利文献2:日本特开2003-88029号公报
发明内容
发明要解决的课题
然而,在以往例以及专利文献1所记载的芯罩(绕线管)中,覆盖芯的凸缘部的部分与凸缘部的端边平行且位于大致相同的位置,因此存在绕组线钩挂于凸缘部内壁与芯罩之间产生的台阶或间隙、或者卷入绕组线而绕线管翻卷的可能性。另外,特别是在小型的马达中,存在如下问题:由于绕线管以0.5mm以下的薄壁成型,因此挠性较大,在成型时以及向芯插入时绕线管发生变形、翻卷,在该情况下更容易卷入绕组线。
另外,专利文献2所记载的绝缘体在槽入口侧设有切口,因此卷入绕组线的可能性降低,但由于绝缘体所覆盖的部位停留在磁极齿,因此在芯上有从磁极齿前端沿圆周方向延伸的凸缘部的情况下,芯的凸缘部与绕组直接接触,存在有可能在凸缘部与绕组线间产生绝缘不良的问题。
因此,本发明将解决上述现有技术所存在的课题,并实现提高了生产性以及绝缘性的马达。
用来解决课题的手段
以下,记载为了解决上述的课题而完成的本发明的方式。另外,以下所记载的各方式中的各构成要素能够尽可能地以任意的组合来采用。另外,本发明的方式或者技术特征并不限定于以下所记载的内容,而是基于说明书整体以及附图所记载的内容、或者本领域技术人员根据这些记载能够掌握的发明思想来认识的内容。
本发明的马达的一实施方式具有:
中心轴;
成为转子部或定子部的芯,配置于所述中心轴的周围;
绕组,卷绕于所述芯;以及
芯罩,配置于所述芯与所述绕组之间,其中,
所述芯具备:
中心部,以覆盖所述中心轴的方式形成;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东京零件工业股份有限公司,未经东京零件工业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1015166.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测试电极材料安全性能的方法
- 下一篇:喷墨头、喷墨装置以及喷墨头的制造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