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井下打捞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911014134.8 | 申请日: | 2019-10-23 |
公开(公告)号: | CN112696167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7-26 |
发明(设计)人: | 杨一迪;王龙瓛;张家伟;刘云云;赵建军;王守义;刘浩;赵扬扬;穆潇;任广磊;胡鹏;李雪晴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华北油气分公司 |
主分类号: | E21B31/18 | 分类号: | E21B31/18 |
代理公司: | 郑州睿信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41119 | 代理人: | 王露娟 |
地址: | 100728 北***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井下 打捞 装置 | ||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井下打捞装置,包括:筒体;上接头,可拆连接在筒体上端;卡瓦,底部与筒体内壁锥面配合;螺旋弹簧,受压缩后对卡瓦提供向下压紧力;上接头包括连接体,还包括:圆杆,位于连接体底部,圆杆外径小于螺旋弹簧内径;锥台,设在圆杆下方,锥台外锥面自上而下逐渐向内倾斜,螺旋弹簧上端套设顶压在锥台外锥面上,锥台的最大外径大于螺旋弹簧的内径,锥台最大外径与螺旋弹簧内径之间具有一个在螺旋弹簧受到的向上顶推力大于一定值时发生径向变形、从而越过锥台并套设在圆杆外部的直径差。有益效果:不仅可以满足必要时的释放要求,且安装十分方便,另在拆卸时旋转上接头,即可将锥台旋出螺旋弹簧,拆卸也十分方便,便于筒体重复使用。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井下打捞装置。
背景技术
目前,国内油气井开展压力测试、井内腐蚀挂片监测时常用井内悬挂器,其上部的打捞头主要为锥体(如图1所示)、半球体(如图2所示)、圆柱体(如图3所示)类型结构,它们都具有一个台阶面,分别是锥体台阶面1、半球体台阶面2、圆柱体台阶面3,因此需要特殊的打捞装置勾住台阶面才能打捞出井。此外,油田作业过程中经常出现断裂抽油杆、抽油泵泵芯等物坠落井底,造成井下事故,为避免影响产油量,也需要利用打捞装置对这些落物进行打捞。
授权公告号为CN203175451U的中国实用新型专利公开了一种油田井下打捞工具,包括壳体(即筒体),筒体内设置有弹簧、卡爪和双锥体,其中双锥体通过剪钉连接在筒体下端,双锥体具有上锥面和下锥面,下锥面用于引导井下落物的打捞头进入筒体内部,上锥面与卡爪底部的锥面相贴合,卡爪底部的内壁上设置有卡箍,卡箍上端为一平面,下端为锥面。使用时,采用钢丝将打捞工具下入井里,井下落物的打捞头在双锥体下锥面的引导下进入筒体内部,打捞头接触到卡爪的卡箍时向上顶推卡爪,卡箍在向上运动的同时也发生径向张开,使打捞头能够通过卡箍进入卡爪里面,此后卡爪在弹簧作用力下向下运动,并在双锥体上锥面的作用下发生径向收缩,抱紧打捞杆,然后上提打捞工具,在井下落物重力作用下,卡箍紧紧抱着打捞头,卡箍的上端平面对打捞头的台阶面施加向上的拉力,从而将目标打捞出井。
上述打捞工具在使用过程中,当井下落物被卡住而无法提出时,一旦钢丝拉力超过一定值,剪钉就会被剪断,打捞工具筒体内的双锥体、卡爪和弹簧就可以脱落,井下落物被释放,钢丝将筒体提出,避免钢丝被拉断。
但是,采用剪钉的方式来释放井下落物,对于剪钉的配置要求是比较高的,剪钉的剪切力过大,会造成钢丝被拉断时剪钉还没有被剪断,而剪钉的剪切力过小,会造成正常打捞过程中目标脱落,要想使剪钉的剪切力处于合适值是十分不容易的。另外,剪钉的安装也十分不方便,需要过盈装配在筒体和双锥体上,操作比较费力,并且在剪钉被剪断后,残留在筒体上的剪钉也很难清理,不利于筒体的重复利用。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能够满足必要时的释放要求、且方便安装拆卸、方便筒体重复使用的井下打捞装置。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中的井下打捞装置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井下打捞装置,包括:
筒体,轴线沿上下方向延伸,筒体下端面为自下而上逐渐向内倾斜以引导井下落物上的打捞头进入筒体内部的锥形引导面;
上接头,设置在筒体的上端,用于与打捞管柱相连接;
卡瓦,设置在筒体内,卡瓦有至少两瓣,卡瓦的内壁上设置有用于卡住打捞头的卡牙,卡瓦的底部外侧壁与筒体的底部内壁之间通过自上而下逐渐向内倾斜的锥面相互配合;
螺旋弹簧,设置在筒体内且位于卡瓦的上方,用于受压缩后对卡瓦提供向下的弹性压紧力;
所述上接头可拆连接在筒体的上端,上接头包括用于与筒体和打捞管柱分别相连接的连接体,上接头还包括:
圆杆,位于连接体的底部,圆杆的轴线沿上下方向延伸,圆杆的外径小于螺旋弹簧的内径;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华北油气分公司,未经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华北油气分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1014134.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