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有效降低绿地红火蚁虫口密度的芳香植物配置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911013604.9 | 申请日: | 2019-10-23 |
公开(公告)号: | CN110859182A | 公开(公告)日: | 2020-03-06 |
发明(设计)人: | 洪赐在;陈惠琳;周武棋;林思慧;朱幼箕 | 申请(专利权)人: | 福建省春天生态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01N35/06 | 分类号: | A01N35/06;A01N31/06;A01N43/08;A01N61/00;A61K31/35;A01N43/90;A01N27/00;A01N37/06;A01N35/02;A01P7/04;A01M29/12 |
代理公司: | 北京华专卓海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664 | 代理人: | 彭锐 |
地址: | 363000 福建省漳州市芗*** | 国省代码: | 福建;3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有效 降低 绿地 红火 蚁虫口 密度 芳香 植物 配置 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有效降低绿地红火蚁虫口密度的芳香植物配置方法,在分布火红蚁蚁巢的绿地上按常规的种植方法种植芳香植物,所述芳香植物由柠檬香茅、胡椒薄荷、留兰香薄荷、小叶艾中的两种或两种以上配置种植。通过采用特定种植模式、种植基质和种植比例在分布火红蚁蚁巢的绿地上进行芳香植物的种植,通过植物间的相互胁迫作用使其散发出来的小分子作物协同作用对红火蚁起到良好的趋避和杀灭效果,方法有效、便捷、环保,效果持续。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昆虫防治领域,具体是一种有效降低绿地红火蚁虫口密度的芳香植物配置方法。
背景技术
红火蚁是一种恶名昭彰的物种,对农业生产、生态环境、公共设施及人身健康都能造成较大危害,也是世界自然保护联盟收录的最具有破坏力的入侵生物之一,已有南美洲的国家传播扩散到各州多个国家。红火蚁繁殖速度惊人,每头蚁后寿命可达6-7年,日产卵之多,生长周期快速,并且可高空飞翔交配,飞行距离可达3-5公里外。自2004年在我国广东省首次发现,其发生范围急剧扩大,目前已扩散蔓延至南方多省。
红火蚁可攻击人类,经叮咬导致休克甚至死亡;可在电子设备中滋生,破坏电路系统;可取食农作物而造成农作物减产;可攻击家畜致死;可捕食蜜蜂、攻击小鸟、小型哺乳动物等而破坏生态环境。其对人、畜、农作物、公共卫生、环境生态都造成极大危害,急需有效的防治防控措施。
目前对红火蚁的防控措施以药剂灌巢为主,诱杀为辅,但诱杀效果不佳,灌巢所用药剂均为剧毒农药,对周围环境、地下水质及人、畜均造成严重威胁;药剂灌巢易造成蚁巢迁移,不能彻底杀灭,且有扩大危害范围的风险,特别是对于人流量多的公园、绿地、距离水源较近的区域等公共场所,人员容易接触而导致中毒等。
因此,越来越多的防治方法致力于研究绿色环保、安全高效的防治方法。通过将传统的药剂中的化学成分采用环保成分进行替代或者加入。环保成分相对于化学成分对于环境、水质、和人畜的危害大大减小,但是其费用高、有效性和持久性差,需要定期定量进行投放,特别是植物精油等环保成分的挥发性大,投放时效果虽明显,但挥发性快,随着时间的推移效力显著减低,需要频繁投放,其用量需大,费时费力,成本高。
再者,不论环保成分的制剂效果和持久性如何,其使用方式主要是通过灌入蚁洞或者采用如海绵等介质吸附制剂后投入洞穴内来进行防治红火蚁。由于土壤具有吸附性,如若其吸附性强,制剂在灌入蚁洞时会被吸收,而导致其流动距离小而影响效果。由于火红蚁的个头身长1.5-4.5毫米,因此其蚁洞大小可想而知,对于采用介质吸附后投入的方式,其介质尺寸小,导致其吸附的制剂量少,从而影响效果;并且即使采用铁棒将带药剂的介质垂直插入蚁巢也不能确保其能差到蚁巢内部,因此其效果就无法保证。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有效、环保的降低绿地红火蚁虫口密度的芳香植物配置方法,采用特定种植模式、种植基质和种植比例在分布火红蚁蚁巢的绿地上进行芳香植物的种植,通过植物间的相互胁迫作用使其散发出来的小分子作物协同作用对红火蚁起到良好的趋避和杀灭效果,方法有效、便捷、环保,效果持续。
一种有效降低绿地红火蚁虫口密度的芳香植物配置方法,在分布火红蚁蚁巢的绿地上按常规的种植方法种植芳香植物,所述芳香植物由柠檬香茅、胡椒薄荷、留兰香薄荷、小叶艾中的两种或两种以上配置种植。
所述芳香植物按下述比例配置种植:柠檬香茅20-40%、胡椒薄荷40-60%、留兰香薄荷 20-30%、小叶艾15-35%。
所述芳香植物按照下述栽培模式进行种植:所述柠檬香茅的种植密度不应大于4棵/m2,所述胡椒薄荷、所述留兰香薄荷和所述小叶艾的种植密度均不应大于16棵/m2。
所述芳香植物按照下述栽培基质进行种植:因地制宜采用河沙、陶粒、蛭石、珍珠岩等中性透气基质中的一种或几种混合进行土壤改良,确保栽培土层的通气孔隙度在18%以上,持水孔隙度在45%以下。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福建省春天生态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未经福建省春天生态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1013604.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同类专利
- 专利分类
A01N 人体、动植物体或其局部的保存
A01N35-00 含有机化合物的杀生剂、害虫驱避剂或引诱剂,或植物生长调节剂,该有机化合物包含带有两个连于杂原子的键的碳原子,其中至多1个键连于卤素,例如醛基
A01N35-02 .含有脂族键合的醛或酮基,或其硫代类似物;其衍生物,例如缩醛
A01N35-04 .含有直接连在芳环系的醛或酮基,或其硫代类似物,例如苯乙酮;其衍生物,例如缩醛
A01N35-06 .含有酮基或硫酮基作为环的一部分,例如环己酮、醌;其衍生物,例如缩酮
A01N35-08 .至少1个键合杂原子的键是连在氮上
A01N35-10 ..含有碳氮双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