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人脸识别的方法和装置在审
申请号: | 201911012961.3 | 申请日: | 2019-10-23 |
公开(公告)号: | CN110852193A | 公开(公告)日: | 2020-02-28 |
发明(设计)人: | 许腾;廖敏飞;刘丽娟;李妍君;梁志坚;曾抗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建设银行股份有限公司;建信金融科技有限责任公司 |
主分类号: | G06K9/00 | 分类号: | G06K9/00 |
代理公司: | 中原信达知识产权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11219 | 代理人: | 李阳;郭晗 |
地址: | 100033 ***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识别 方法 装置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人脸识别的方法和装置,涉及计算机技术领域。该方法的一具体实施方式包括:接收移动蓝牙终端发来的人脸预筛请求,人脸预筛请求包括用户标识;根据用户标识从人脸数据库中查找用户的信息,并将信息保存到蓝牙预筛数据库中,信息包括人脸图像;接收人脸识别请求,人脸识别请求包括待识别人脸图像;根据人脸识别请求从蓝牙预筛数据库中查找与待识别人脸图像相匹配的人脸图像,并将查找到的人脸图像对应的用户的信息作为人脸识别结果。该实施方式实现了通过对人脸数据库进行预筛以提高人脸识别的速度和效率,满足了大客流场景下的安全校验需求,且人脸识别的速度和准确度均有极大的提高。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计算机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人脸识别的方法和装置。
背景技术
目前基于RGB可见光图像的人脸识别技术已相对成熟,且应用场景和使用范围也越来越广泛。
人脸识别技术的主要应用场景是:在进行人脸注册后,信息处理系统全量录入用户信息和人脸图像,在用户需要通过人脸进行安全校验时,直接在全量的人脸数据库中进行1:N识别。
然而,随着N的增大,识别耗时也越来越高,且各种人脸识别算法的准确率也越来越低,尤其是对于一些大客流场景,如地铁、机场、公交等人流密度大的场景,人脸识别即变得不太现实。
为了提高人脸识别的效率,一般是通过增加一些附加手段如刷身份证或输入手机号等,并根据这些附加信息来精确确认用户身份,然而这些方案仍需要用户携带证件或手动输入数字,给用户带来较差体验。
在实现本发明过程中,发明人发现现有技术中至少存在如下问题:
伴随着注册人数的增多,人脸识别的效率和准确度都在降低;而结合刷身份证或输入手机号等附加技术手段来进行人脸识别则需要用户携带证件或手动输入数字,给用户带来较差体验,且不适合用于大客流下需快速通行的应用场景,影响公共场所通行的能力。
发明内容
有鉴于此,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人脸识别的方法和装置,能够通过对人脸数据库进行预筛以提高人脸识别的速度和效率,用户在进行人脸识别时,无需通过的携带身份证或输入数字等手动操作附加手段即可准确地进行识别,满足了大客流场景下的安全校验需求,且人脸识别的速度和准确度均有极大的提高。
为实现上述目的,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人脸识别的方法。
一种人脸识别的方法,包括:接收移动蓝牙终端发来的人脸预筛请求,所述人脸预筛请求包括所述移动蓝牙终端上登录的用户标识;根据所述用户标识从人脸数据库中查找用户的信息,并将所述信息保存到蓝牙预筛数据库中,所述信息包括人脸图像;接收人脸识别请求,所述人脸识别请求包括待识别人脸图像;根据所述人脸识别请求从所述蓝牙预筛数据库中查找与所述待识别人脸图像相匹配的人脸图像,并将查找到的人脸图像对应的用户的信息作为人脸识别结果。
可选地,所述人脸预筛请求是由所述移动蓝牙终端通过以下方式生成的:监听蓝牙发送源,在识别到蓝牙发送源后,接收所述蓝牙发送源发来的第一蓝牙信息;根据设定的信息处理规则由所述第一蓝牙信息生成第二蓝牙信息;根据所述用户标识和所述第二蓝牙信息生成所述人脸预筛请求。
可选地,从所述蓝牙预筛数据库中查找与所述待识别人脸图像相匹配的人脸图像包括:对所述待识别人脸图像进行特征提取以得到第一特征;通过将蓝牙预筛数据库中的人脸图像的特征分别与所述第一特征进行相似度比较以得到与所述待识别人脸图像相匹配的人脸图像,其中所述人脸图像是相似度满足设定条件的特征对应的人脸图像。
可选地,接收人脸识别请求之前,还包括:确定所述待识别人脸图像对应的对象为活体。
可选地,所述蓝牙预筛数据库包括多个级别的数据库。
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另一方面,提供了一种人脸识别的装置。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建设银行股份有限公司;建信金融科技有限责任公司,未经中国建设银行股份有限公司;建信金融科技有限责任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1012961.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