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氢能源汽车的具有容置氢气瓶功能的中通道框架有效
申请号: | 201911012466.2 | 申请日: | 2019-10-23 |
公开(公告)号: | CN110843935B | 公开(公告)日: | 2020-09-11 |
发明(设计)人: | 谭尊有;郝义国 | 申请(专利权)人: | 武汉格罗夫氢能汽车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2D25/20 | 分类号: | B62D25/20;B60K15/063;B60L50/71 |
代理公司: | 武汉知产时代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42238 | 代理人: | 金慧君 |
地址: | 430000 湖北省武汉市东湖新技术开发区未来***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能源 汽车 具有 氢气 功能 通道 框架 | ||
本发明提供一种氢能源汽车的具有容置氢气瓶功能的中通道框架,包括中通道,中通道固定于氢能源汽车前地板上,中通道的两侧分别设有左纵梁和右纵梁,左纵梁和右纵梁的前端分别固定连接前围下横梁,后端分别连接前地板后横梁,中通道内设置有与氢气瓶上部相适配的弧形容置槽,容置槽中部设有横向设置的弧形上横梁,且上横梁的下方设有与其相对设置的弧形下横梁,下横梁两端分别可拆卸连接左纵梁和右纵梁上,中通道的两端还分别设有前托架和后托架,前托架和后托架均为弧形卡箍结构,且二者两端分别固定于左纵梁和右纵梁上。本发明的有益效果:可以提供较大的氢气瓶容置体积,提高续航里程,避免受碰挤压,有效保护氢气瓶。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氢能源汽车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氢能源汽车的具有容置氢气瓶功能的中通道框架。
背景技术
随着汽车节能减排要求的不断提高,氢能源燃料电池车正在逐渐兴起,而氢燃料电池车的一个重要设备便是储存氢气的高压气瓶,由于结构及实用性方面的考虑,氢气瓶必须做成圆柱形且两端头为半球性的形状,氢气瓶在汽车中的布置位置及总的容量则关系到汽车的续航里程的大小,因此如何布置体积更大的氢气瓶并满足车身的结构性能要求,是制约汽车的续航里程的一个难题。
发明内容
有鉴于此,本发明的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氢能源汽车的具有容置氢气瓶功能的中通道框架。
本发明的实施例提供一种氢能源汽车的具有容置氢气瓶功能的中通道框架,包括中通道,所述中通道固定于氢能源汽车前地板上,所述中通道的两侧分别设有左纵梁和右纵梁,所述左纵梁和所述右纵梁的前端分别固定连接前围下横梁,后端分别连接前地板后横梁,所述中通道内设置有与氢气瓶上部相适配的弧形容置槽,所述容置槽中部设有横向设置的弧形上横梁,且所述上横梁的下方设有与其相对设置的弧形下横梁,所述下横梁两端分别可拆卸连接所述左纵梁和所述右纵梁上,所述中通道的两端还分别设有前托架和后托架,所述前托架和所述后托架均为弧形卡箍结构,且二者两端分别固定于所述左纵梁和所述右纵梁上。
进一步地,所述上横梁为钢板冲压件,通过胶粘固定于所述容置槽内。
进一步地,所述左纵梁和所述右纵梁的前端各自设有一顶块,每一顶块通过一斜拉梁连接一前纵梁。
进一步地,所述中通道的顶面两顶角处分别设有截面为弧形的两上纵梁,每一所述上纵梁与所述中通道的一顶角形成闭合梁结构,且两所述上纵梁与所述中通道的侧面形成所述容置槽。
进一步地,所述下横梁的截面为波浪形。
进一步地,所述容置槽的前端设有横向框,所述横向框下部固定于所述左纵梁和所述右纵梁上,上部固定于所述容置槽内壁,所述横向框内部设有多道加强筋,所述横向框支撑所述中通道。
进一步地,所述左纵梁和所述右纵梁结构相同,均为铝合金型材,所述左纵梁前后两端均设有U形连接板,所述左纵梁前端固定于一所述连接板内,该连接板固定于所述前下围横梁上,所述左纵梁后端固定于另一所述连接板内,该连接板固定于所述前地板后横梁上。
本发明的实施例提供的技术方案带来的有益效果是:本发明的一种氢能源汽车的具有容置氢气瓶功能的中通道框架,利用中通道作为氢气瓶的容置空间,前、后托架辅助固定氢气瓶,可以提供较大的氢气瓶容置体积,在不占用车身空间的情况下,大大提高氢能源汽车的续航里程,另外有左、右纵梁和上、下横梁构成的框架结构,保护氢气瓶免受因侧碰导致的挤压问题,有效的保护了氢气瓶的安全。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一种氢能源汽车的具有容置氢气瓶功能的中通道框架的整体示意图;
图2是图1中的中通道1的示意图;
图3是图1中的B-B剖面示意图;
图4是图3中C处的局部放大图;
图5是图3中的D-D剖面示意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武汉格罗夫氢能汽车有限公司,未经武汉格罗夫氢能汽车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1012466.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