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高表观密度的预拌泵送重混凝土及其制备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911012381.4 | 申请日: | 2019-10-23 |
公开(公告)号: | CN110627424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5-17 |
发明(设计)人: | 张海龙;谭勉志;付志斌;狄耀东;冉际忠;陈政 | 申请(专利权)人: | 冀东水泥重庆混凝土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4B28/00 | 分类号: | C04B28/00 |
代理公司: | 北京维正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11508 | 代理人: | 孔凯凯 |
地址: | 402774*** | 国省代码: | 重庆;50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表观 密度 预拌泵送重 混凝土 及其 制备 方法 | ||
本发明涉及混凝土生产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高表观密度的预拌泵送重混凝土及其制备方法,解决了,其技术方案要点是一种高表观密度的预拌泵送重混凝土,包括以下重量份的原料混合制备得到:水泥220~260份;水120~162份;骨料:重晶砂792~936份,重晶石1160~1372份,大钢丸440~520份,小钢丸440~520份,大钢丸当量直径为5~20mm,小钢丸当量直径为0.5~2mm;聚羧酸高性能减水剂4.4~5.2份,按质量份数配比将各原料混合,搅拌均匀后,继续拌和15min,混合物中各物质分散以及相互作用后,得到预拌泵送重混凝土,较现有预拌泵送重混凝土而言,提高预拌泵送重混凝土固化后的表观密度,以此满足工程需求。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混凝土生产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高表观密度的预拌泵送重混凝土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混凝土是由水泥砂浆混合骨料、细料等混合而成,其是现有建筑工程中最为常见的建筑材料之一,具有良好的可塑性以及强度。随混凝土的广泛使用,在不同建筑工程中亦对混凝土提出了不同的要求,例如桥梁施工过程中对桥梁配重要求重,减少风力对桥梁的影响,以及混凝土要便于泵送,满足桥梁浇筑混凝土量大的需求,并在此基础上还提出了对防辐射的要求。
对此当下亦是有创新研发有预拌泵送重混凝土,例如13年申请的授权公告号为CN103803901B的中国专利“一种重晶石抗辐射泵送混凝土,该混凝土按照重量份的配合比为水泥:水:重晶石粉:重晶砂:重晶石:增效剂:外加剂=[340~450]:[110~170]:[75~150]:[1000~1400]:[1800~2000]:[2~4]:[7~19]。通过对原材料的选择和配比的设计,获得了一种密度高且流动性良好,能够用于泵送的抗辐射混凝土。
但其最终所得的混凝土表观密度为3850kg/cm3,对当下工程需求的提高以无法满足,故而本申请需要寻求一种表观密度更高的预拌泵送重混凝土。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发明的第一个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高表观密度的预拌泵送重混凝土,提高预拌泵送重混凝土固化后的表观密度,以此满足工程需求。
本发明的上述技术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
一种高表观密度的预拌泵送重混凝土,包括以下重量份的原料混合制备得到:
水泥220~260份;
水120~162份;
骨料:重晶砂792~936份,重晶石1160~1372份,大钢丸440~520份,小钢丸440~520份,所述大钢丸当量直径为5~20mm,所述小钢丸当量直径为0.5~2mm;
聚羧酸高性能减水剂4.4~5.2份。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加入钢丸配比,并进行调节分配重晶砂、重晶石、大钢丸、小钢丸的粒度配级,进而提高预拌泵送重混凝土固化后的表观密度,以此满足工程需求。
本发明进一步设置为:还包括铅渣料102~136份,所述铅渣料为低品/废品铅矿渣或铅锌矿炼制铅、锌后的废渣,所述铅渣料中铅锌总含量小于0.5~1wt%。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添加铅渣料进一步提高预拌泵送重混凝土原料中骨料的密度,继而进一步提高预拌泵送重混凝土的密度,同时与重晶砂、重晶石、大钢丸、小钢丸为预拌泵送重混凝土提高抗辐射的性能。
本发明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水用量为120~140份,预拌泵送重混凝土原料还包括保水活化剂2.2~5.6份,所述保水活化剂为聚丙烯酸钠或海藻酸钠。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冀东水泥重庆混凝土有限公司,未经冀东水泥重庆混凝土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1012381.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节能建筑高热阻自保温砌块及其制备工艺
- 下一篇:一种水泥混凝土配制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