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地浸采铀强化浸出方法有效
| 申请号: | 201911012272.2 | 申请日: | 2019-10-23 |
| 公开(公告)号: | CN110669950B | 公开(公告)日: | 2021-06-29 |
| 发明(设计)人: | 廖文胜;王立民;谭亚辉;陈乡;王平;杜志明 | 申请(专利权)人: | 核工业北京化工冶金研究院 |
| 主分类号: | E21B43/28 | 分类号: | E21B43/28 |
| 代理公司: | 核工业专利中心 11007 | 代理人: | 张雅丁 |
| 地址: | 101149 ***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种地 浸采铀 强化 浸出 方法 | ||
1.一种地浸采铀强化浸出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1:空气预氧化
采用空气预氧化进行铀矿物的氧化和矿层上部的封堵,具体包括以下步骤:
1.1估算预氧化空气总需求量
根据矿层上部含水层孔隙体积V,乘以矿层压力P和孔隙度校正系数γ,估算空气总需求量;
估算预氧化空气总需求量的计算公式为:
P×V×γ×10=P×(H×S×Φ)×γ×10,
式中:
P——矿层压力,MPa;
V——矿层上部含水层孔隙体积,m3:
γ——孔隙度校正系数,根据孔径分布取0.05~0.2;
H——矿层上部含水层厚度,m;
S——预氧化矿体平面面积,m2;
Φ——岩心孔隙度,%;
1.2选择注入井
选择可以进行空气预氧化的单个注液井最低注液量大于0.5m3/h,注气量大于等于0.5m3/h;
1.3空气预氧化
抽注循环开始后,空气经过空压机、气包、过滤、除油、干燥,通过气体流量计计量后与经电磁流量计计量的浸出剂进行气液混合;
初始控制空气注入压力在0.4MPa以上、调节注液井阀门控制总注液压力在0.3MPa以上,按照注液与注气1:1的比例混合后注入;
待0.5h注液量不变后,增加0.1m3/h的注气量,再待0.5h注液量不变后,再增加0.1m3/h的注气量;如此逐步增加注气量,直至最后一次增加注气量后,注液量在0.5h内出现明显下降,表明开始有气堵,则降低该最后一次增加的注气量,同时维持注液,待气堵逐渐消除;之后提高注液泵的功率,将注液压力提高0.1~0.2MPa;
按上述方法逐步增加注气量、提高注液压力,直至注液压力提高至1.0~1.5MPa,并使此时注气量最大,将气液混合后的浸出剂通过注液井注入矿层预氧化浸出;
根据空气总需求量估算值及每小时空气注入量,估算预氧化的天数,做好监测准备;
1.4预氧化结束
当浸出液中溶解氧浓度达10mg/L或取样时可见浸出液中有明显气泡时,停止加入空气,结束预氧化;
步骤2:强化增效浸出
2.1向浸出剂中加入用水预先溶解的二氯异腈脲酸钠溶液,经混合后进入注液系统;
2.2向注液系统中的浸出剂中同时加入O2和CO2,经混合后注入矿层进行浸出;其中,O2浓度按照浸出剂体积的650~1000mg/L、CO2浓度按照浸出剂体积的800~1500mg/L加入;
步骤3:正常浸出
3.1当浸出液中溶解氧的浓度达到15mg/L时,停止加入二氯异腈脲酸钠溶液,并将加O2浓度降低至300~500mg/L;当铀的浸出率达到65%时,将加O2浓度降低至50~200mg/L,直至浸出结束;
3.2当浸出液pH值降至6.5时,降低加CO2浓度至300~500mg/L;当浸出液pH值降至6.3时,则将加CO2浓度降至100~200mg/L;
3.3控制浸出液中的碳酸氢根浓度在1.0~1.2g/L;
3.4当浸出液铀浓度大于10mg/L时,浸出液进塔吸附;
步骤4:尾液循环
吸附后的吸附尾液经处理加入二氯异腈脲酸钠溶液、CO2和O2后重新注入矿层。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地浸采铀强化浸出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1.3中,若降低最后一次增加的注气量仍不能消除气堵,则关闭注气阀,并在井口排气,使气堵消除后,再重新按出现气堵前的最后一次未产生气堵的注气量进行注入。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地浸采铀强化浸出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1.3的整个过程控制空气注入压力大于注液压力0.05MPa以上。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核工业北京化工冶金研究院,未经核工业北京化工冶金研究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1012272.2/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