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滚动直线导轨综合性能模糊评价方法有效
| 申请号: | 201911011589.4 | 申请日: | 2019-10-23 |
| 公开(公告)号: | CN110750940B | 公开(公告)日: | 2021-08-10 |
| 发明(设计)人: | 马雅丽;危家勇;李灿灿;梁晨;刘国超 | 申请(专利权)人: | 大连理工大学 |
| 主分类号: | G06F30/27 | 分类号: | G06F30/27;G06F30/23;G06N7/02 |
| 代理公司: | 大连理工大学专利中心 21200 | 代理人: | 陈玲玉 |
| 地址: | 116024 辽*** | 国省代码: | 辽宁;2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滚动 直线导轨 综合 性能 模糊 评价 方法 | ||
1.一种滚动直线导轨综合性能模糊评价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一:依据滚动直线导轨性能特点,建立滚动直线导轨综合性能模糊评价层次结构模型;该模型包括:一级指标和二级指标;一级指标包括静态性能指标和动态性能指标;二级指标依据一级指标设立,静态性能指标下设的二级指标为竖直刚度和水平刚度,动态性能指标下设的二级指标为前N阶固有频率,N为大于等于3的正整数;
步骤二:(1)对综合性能模糊评价结构模型中的各级指标进行层级内相对重要性排序,获得重要性排序指数;
首先,根据三标度法分别比较一级指标间的重要性、二级指标竖直刚度和水平刚度间的重要性以及二级指标前N阶固有频率间的重要性;比较规则为得到各指标在对应层级的相对重要性排序指数其中n为各层级的指标个数;
(2)建立滚动直线导轨综合性能模糊评价比较矩阵,
通过相对重要性排序指数建立比较矩阵:
其中,rmax和rmin分别代表相对重要性排序指数的最大值和最小值;Pm代表比例基点的相对重要性,
然后,根据Perron-Frobenius理论,采用比较矩阵Pn×n的最大特征值λmax对应的特征向量ω,经过标准化之后向量作为评价指标的权重系数;
步骤三:进行层级单一排序和总体排序以及一致性检验;
由步骤二得到的最大特征值λmax,矩阵一致性比较系数CR,其中,RI为一致性特征,可通过计算得到;CI表示比较矩阵的平均随机一致性指标;当最终矩阵一致性比较系数CR<0.1时,认为特征向量通过一致性检验;否则,需要重新构造比较矩阵,直到通过一致性检验;
步骤四:利用折中规划法建立滚动直线导轨静态性能评价函数;利用平均功率法建立滚动直线导轨动态性能评价函数,利用折中规划法建立滚动直线导轨静动态综合性能模糊评价函数;
步骤五:依据静态性能、动态性能以及静动态综合性能模糊评价函数,分别对滚动直线导轨的静态性能、动态性能和静、动综合性能进行评价,得到评价结果。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滚动直线导轨综合性能模糊评价方法,其特征在于:
在步骤四中所述的建立滚动直线导轨静态性能评价函数,其具体做法是:采用折中规划法,综合考虑竖直刚度和水平刚度对滚动直线导轨静态性能的影响,建立滚动直线导轨静态性能评价函数其中,S1i(k)分别代表滚动直线导轨竖直刚度的和水平刚度的数值,m是考虑的刚度的数目,m=2,ω1i分别表示竖直刚度的和水平刚度的权重;Smax和Smin分别代表滚动直线导轨最大和最小刚度;p代表的是惩罚系数。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一种滚动直线导轨综合性能模糊评价方法,其特征在于:
在步骤四中所述的建立滚动直线导轨动态性能评价函数,其具体做法是:采用平均功率法构造一个平滑的评价函数,建立滚动直线导轨动态性能评价函数其中,f2j是滚动直线导轨的第j阶固有频率,n是考虑的固有频率的数目;ω2j表示第j阶固有频率对应的权重;fmax和fmin分别代表滚动直线导轨最大和最小固有频率;f0和q是给定的参数,用来调整函数值。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大连理工大学,未经大连理工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1011589.4/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