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聚酯纱线、使用该聚酯纱线的机织物或针织物、以及使用该机织物或针织物的制服在审
申请号: | 201911011437.4 | 申请日: | 2019-10-23 |
公开(公告)号: | CN112095196A | 公开(公告)日: | 2020-12-18 |
发明(设计)人: | 野村知史;谷藤让二;桥田佳雅 | 申请(专利权)人: | 森林株式会社 |
主分类号: | D02G3/02 | 分类号: | D02G3/02;D03D15/00;D04B1/16;D04B21/00;A41D31/00 |
代理公司: | 中原信达知识产权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11219 | 代理人: | 胡嵩麟;王海川 |
地址: | 日本爱知*** | 国省代码: | 暂无信息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聚酯 纱线 使用 机织 针织物 以及 制服 | ||
本发明提供能够使用颜色数量有限的原液着色纤维表现丰富的颜色变化、并且耐热性和耐升华性优异从而能够生产由工业洗涤引起的颜色转移少的制服的聚酯纱线、使用该聚酯纱线的机织物或针织物、以及使用该机织物或针织物的制服。以下述方式制造聚酯纱线:所述聚酯纱线仅包含在原纱或原棉的状态下的耐升华牢度性能在使用JIS L 0805(污染用灰度级谱)的判定中被评价为4~5级以上的原液着色纤维,使用一种颜色的该原液着色纤维或组合使用多种颜色的该原液着色纤维以具有规定的色相、彩度和明度的方式构成。另外,通过对这些聚酯纱线进行机织或针织而制造机织物或针织物。此外,通过对这些机织物或针织物进行缝制而制造制服。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聚酯纱线、使用该聚酯纱线的机织物或针织物、以及使用该机织物或针织物的制服。尤其是,涉及能够构成在严苛的工业洗涤中污染牢度良好的制服的聚酯纱线以及使用该聚酯纱线的机织物或针织物。
背景技术
工作服、制服等的洗涤经常统一通过由洗涤作业人员进行的工业洗涤来应对。尤其是,为了去除顽固的污渍、特殊的污渍,需要严苛条件下的洗涤。
另外,作为最近的趋势,在工作服、制服中时尚的服装也在增多。该趋势不仅扩展到商用制服,而且扩展到医务人员、护理人员的制服(以下,将它们统称为“医疗用制服”)等。尤其是,在医疗用制服中,不仅使用以往的白色制服,而且经常使用形状相同、颜色不同的颜色变化丰富的制服、或者在袖子、衣领、腰部等部位组合不同颜色的制服等并涉及多个方面。
在时尚且颜色变化丰富的制服中,通常使用聚酯纤维的机织物或针织物。聚酯纤维的机织物或针织物的物性优异,并且能够染色成鲜艳的颜色,适合于活泼且时尚的制服。但是,即使在使用物性优异的聚酯纤维的机织物或针织物的情况下,在严苛的工业洗涤中有时也产生由洗涤引起的颜色转移的问题。通常,颜色转移容易在将深色的制服与白色或浅色的制服在同一浴中洗涤的情况下产生。
因此,在工业洗涤中,按颜色、深浅度等分类之后进行洗涤作为常规操作来进行。但是,对于医疗用制服而言,还必须考虑在治疗、手术、护理等时附着的特殊的污渍、或者由某些致病因素导致的污染,从卫生上的理由出发,在工业洗涤现场中的分类操作中伴随有风险。
因此,关于医疗用制服的工业洗涤,通常进行专门的洗涤作业人员在不对从医疗机构或护理设施配送来的医疗用制服进行分类的情况下投入洗衣机中进行洗涤的操作。在此情况下,在洗涤浴中混合存在各种颜色的制服、深浅度大不相同的制服,另外,由于工业洗涤的严苛的条件而频繁产生由洗涤引起的颜色转移的问题。
通常,聚酯纤维在制成机织物或针织物后被染色。另外,对于颜色变化丰富且生产批量小的医疗用制服而言,有时也在缝制成制服后进行染色。在机织物或针织物的染色或缝制品的染色中使用分散染料等,但是考虑到由工业洗涤引起的颜色转移,备齐耐热性和耐升华性优异的染料存在一定的限制,难以覆盖医疗用制服的丰富的颜色变化。
因此,作为耐热性和耐升华性比染色后的聚酯纤维优良的聚酯纤维,存在原液着色纤维(以下也称为“原染纤维”)。该原染纤维为在聚酯纤维的情况下在熔融聚合物中加入颜料等色料而进行着色后进行纺丝而得到的纤维。作为所使用的颜料,使用耐热性和耐升华性优异的颜料,因此染色牢度优异。认为如果将该原染纤维用于医疗用制服,则有可能能够防止由严苛的工业洗涤引起的颜色转移。
发明内容
发明所要解决的问题
但是,原染纤维在生产时的纺丝装置的颜色切换时损耗多,实际上必须以大批量生产。因此,存在无法与颜色变化丰富且生产批量小的医疗用制服对应地准备能够覆盖大量颜色的原染纤维的问题。
因此,本发明的目的在于,应对如上所述的情况,提供能够使用颜色数量有限的原染纤维表现丰富的颜色变化、并且耐热性和耐升华性优异从而能够生产由工业洗涤引起的颜色转移少的制服的聚酯纱线、使用该聚酯纱线的机织物或针织物、以及使用该机织物或针织物的制服。
用于解决问题的手段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森林株式会社,未经森林株式会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1011437.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