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网络介质分发方法及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911011185.5 | 申请日: | 2019-10-23 |
公开(公告)号: | CN110677497B | 公开(公告)日: | 2022-10-18 |
发明(设计)人: | 蔡兵克;张泳;孙雨辰;吴利华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工商银行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4L67/06 | 分类号: | H04L67/06;H04L67/565;G06F16/16 |
代理公司: | 北京三友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127 | 代理人: | 孙乳笋;周永君 |
地址: | 100140 北***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网络 介质 分发 方法 装置 | ||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网络介质分发方法及装置,网络介质分发方法包括:根据用户的介质分发请求确定待分发介质所要分发的网络节点、分发优先级、所述待分发介质的大小、所述待分发介质的指纹数据以及所述待分发介质的切片预设大小;根据所述切片预设大小对所述待分发介质进行切片,并对生成的片文件进行编号;对由分发代理节点所发送的片文件进行合片,并将生成的合片文件发送至所述网络节点中。本发明可以提供一种安全、高效、可监控、可识别分发异常节点的网络介质分发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互联网介质传输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网络介质分发方法及装置。
背景技术
随着现代互联网技术的迅猛发展,各行业都在利用互联网技术提供更加便利、更加丰富、高效的服务。作为互联网传输最基本的载体-文件(介质),其安全、高效的传输、分发成互联网技术应用中需要面对的最基本、最重要的焦点。文件(介质)做为企业内部系统之间以及企业与外部客户之间进行信息交换的载体,无时无刻都在企业的IT信息系统中进行传递。而且随着企业业务系统的不断增多,这种传输的复杂度、规模也在不断增大。在全球化商业布局的今天,大型企业分布式集群环境下参与介质分发的服务器多达几千台,每日的介质分发总量能够多达几百G,因此对文件(介质)的传输、分发的安全、高效及可控性管理都提出了极高的要求。传统的文件传输思维及工具已经无法适应日益庞大、复杂的企业级应用需求。
传统文件传输方式通常体现在集中式的资源管理和不确定用户的下载,以及局域网内集中式管理资源及点对点的小体量介质传输。目前在互联网上大型介质集群内的传输、分发尚处于待填补的空缺,针对这种互联网上大型介质分发、传输存在的安全问题、效率问题、分发过程不可管控、分发不可配置的空缺提出此方法。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中的问题,本发明提供的方法克服了互联网上传统介质传输不安全、巨型介质传输效率低、不可主动监控传输及分发过程、巨型介质传输失败需整体重传的问题。提供一种安全、高效、可监控、可识别分发异常节点、以及对异常节点进行重新补发的网络介质分发方法。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以下技术方案:
第一方面,本发明提供一种网络介质分发方法,包括:
根据用户的介质分发请求确定待分发介质所要分发的网络节点、分发优先级、所述待分发介质的大小、所述待分发介质的指纹数据以及所述待分发介质的切片预设大小;
根据所述切片预设大小对所述待分发介质进行切片,并对生成的片文件进行编号;
对由分发代理节点所发送的片文件进行合片,并将生成的合片文件发送至所述网络节点中。
优选地,网络介质分发方法还包括:根据所述分发代理节点个数以及所述片文件个数确定每个分发代理节点所发送的片文件个数。
优选地,网络介质分发方法还包括:根据所述片文件生成其所对应的特征报文,所述特征报文包括:所述片文件的大小、所述片文件的指纹数据、所述片文件的分发网络节点以及所述编号。
优选地,网络介质分发方法还包括:将所述片文件在多个分发代理节点间相互交换。
第二方面,本发明提供一种网络介质分发装置,该装置包括:
待分发介质确定单元,用于根据用户的介质分发请求确定待分发介质所要分发的网络节点、分发优先级、所述待分发介质的大小、所述待分发介质的指纹数据以及所述待分发介质的切片预设大小;
片文件编号单元,用于根据所述切片预设大小对所述待分发介质进行切片,并对生成的片文件进行编号;
片文件合片单元,用于对由分发代理节点所发送的片文件进行合片,并将生成的合片文件发送至所述网络节点中。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工商银行股份有限公司,未经中国工商银行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1011185.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中间件服务调度方法、装置及可读存储介质
- 下一篇:人车交互方法及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