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可调节式持针器有效
| 申请号: | 201911011171.3 | 申请日: | 2019-10-23 |
| 公开(公告)号: | CN110693552B | 公开(公告)日: | 2020-12-29 |
| 发明(设计)人: | 王海燕;张翠红;程红霞;葛加晶;陆毅;成亚楠;戴静静 | 申请(专利权)人: | 南通大学附属医院 |
| 主分类号: | A61B17/06 | 分类号: | A61B17/06 |
| 代理公司: | 北京市领专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590 | 代理人: | 张玲 |
| 地址: | 226000***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调节 式持针器 | ||
本申请提供了一种可调节式持针器,属于医疗器械领域。可调节式持针器包括铰接连接的两个夹持件,夹持件包括位于铰接处一侧的夹持段,夹持段包括靠近铰接处设置的连接部以及位于连接部远离铰接处一侧的夹持部,夹持部沿靠近或远离另一夹持部方向可转动地连接于连接部;持针器还包括分别设置于每个夹持段上的调节装置,调节装置分别连接于连接部的外侧以及夹持部的外侧以用于调节夹持部与连接部之间的夹角。本申请的可调节式持针器具有不同的夹持姿态,进而实现通过调节持针器的夹持姿态来满足不同持针姿态的需求,避免手术医生需要通过调整对持针器的握持姿态来满足不同持针姿态的需求,降低了手术的操作难度。
技术领域
本申请属于医疗器械技术领域,涉及一种可调节式持针器。
背景技术
持针器作为常用的医疗器械之一,在口腔医学手术中有着广泛地应用。手术医生通过持针器的夹持腔夹持缝合针等器件,以完成相应的手术。以缝合手术为例,由于伤口多位于非常见的位置,在缝合伤口的时候经常需要调整缝合针的位置姿态。而现有的持针器不具有调节缝合针位置姿态,便需要手术医生通过调整对持针器的握持姿态,进而增加了缝合手术的操作难度。
发明内容
(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
鉴于上述技术问题,本申请提供了可调节式持针器,通过在夹持段上设有沿靠近或远离另一夹持部方向可转动的夹持部,以及通过调节装置调节夹持部与连接部之间的夹角,使得持针器具有不同的夹持姿态,进而实现通过调节持针器的夹持姿态来满足不同持针姿态的需求,避免手术医生需要通过调整对持针器的握持姿态来满足不同持针姿态的需求,降低了手术的操作难度。
(二)技术方案
本申请提供了一种可调节式持针器,包括铰接连接的两个夹持件,夹持件包括位于铰接处一侧的夹持段,夹持段包括靠近铰接处设置的连接部以及位于连接部远离铰接处一侧的夹持部,夹持部沿靠近或远离另一夹持部方向可转动地连接于连接部;持针器还包括分别设置于每个夹持段上的调节装置,调节装置分别连接于连接部的外侧以及夹持部的外侧以用于调节夹持部与连接部之间的夹角。
进一步地,调节装置包括:
固定块,固定块固定设置于连接部的外侧上,固定块靠近夹持部的一侧上凹设有容置腔,容置腔内设有相对设置的第一侧壁部和第二侧壁部,第一侧壁部和第二侧壁部之间形成滑槽,第一侧壁部沿靠近或远离第二侧壁部方向可移动地设置或者第二侧壁部沿靠近或远离第一侧壁部方向可移动地设置;
连杆,连杆的一端转动连接于夹持部的外侧上,另一端上转动连接有滑块,滑块与滑槽滑动配合;
顶推件,推紧件设置于固定块上,推紧件的一端与第一侧壁部或第二侧壁部顶推配合以用于夹固滑块。
进一步地,固定块的一侧设有贯穿至滑槽内腔的通孔,通孔至少部分为螺纹孔,通孔位于可移动的第一侧壁部远离第二侧壁部的一侧或者位于可移动的第二侧壁部远离第一侧壁部的一侧;
顶推件包括螺杆,螺杆螺接于螺纹孔内且一端与可移动的第一侧壁部或第二侧壁部顶推配合。
进一步地,可移动的第一侧壁部或者第二侧壁部上设有第一限位凸起,第一限位凸起活动插设于通孔内且与通孔限位配合,螺杆的一端与第一限位凸起顶推配合。
进一步地,固定块上设有位于容置腔开口处的第二限位凸起,第二限位凸起与滑块限位配合。
进一步地,螺杆远离滑槽的一端伸出通孔设置且设置有旋钮凸起部。
进一步地,连接部包括面向夹持部设置的第一端部,夹持部包括面向连接部设置的第二端部,第一端部和第二端部的两端分别设有避让缺口。
进一步地,夹持部包括夹持面,夹持面上设有并排设置的多个半圆形容置槽,容置槽的内壁面上设有多个半球形凸点。
(三)有益效果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南通大学附属医院,未经南通大学附属医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1011171.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