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含电锅炉的热电联产机组的电功率调节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911009814.0 | 申请日: | 2019-10-23 |
公开(公告)号: | CN110797864B | 公开(公告)日: | 2021-07-06 |
发明(设计)人: | 戎晓雪;李天骄;张干珍;潘筱;于志鹏;李国杰 | 申请(专利权)人: | 国家电网有限公司;国网山东省电力公司济南供电公司 |
主分类号: | H02J3/00 | 分类号: | H02J3/00;H02J3/46;H02J3/32;F24D19/10;F24D12/02;F24D3/10;F24D13/04 |
代理公司: | 上海恒慧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31317 | 代理人: | 张宁展 |
地址: | 100033 ***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电锅炉 热电 联产 机组 电功率 调节 方法 | ||
一种含配电锅炉的热电联产机组的电功率调节方法,该调节方法针对“以热定电”的热电联产机组的运行模式对电功率调节的限制问题,通过加入电锅炉改变了热电联产系统的工作特性,一定程度解开了以往“以热定电”的耦合关系,提升了电网的负荷调节能力,有助于电网对风电等新能源的消纳能力。本发明的电功率调节方法,解决了由于供热季热电联产机组的投入挤压了风电等新能源上网容量,造成系统调峰能力不足的矛盾。因此,本发明意义重大。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综合能源领域,特别是与热电联产的领域,具体是一种含电锅炉的热电联产机组(以下简称CHP)的电功率调节方法。
背景技术
为了解决化石类资源的短缺以及燃煤等带来的环境污染问题,大力发展清洁环保的风电等可再生能源是我国乃至世界其他国家的必然选择。
为实现低碳、环保、绿色以及可持续发展的能源战略,我国近几年大力发展可再生能源,针对可再生能源出台了一系列的标准和政策,可再生能源得到了长足发展,尤其是风电能源的开发与利用领域。截至2019年6月底,我国装机容量已达193GW。
目前风力和光伏装机主要集中在“三北”地区(东北、西北、华北),占全国的比重为77%和68%,且以大规模集中开发为主。“三北”地区电源结构以煤电为主,燃煤热电机组比重高达56%。开发高效系统的一个行之有效的解决方案是成熟的热电联产技术。热电联产包括多个发动机的发电,所有发动机都耦合在一个系统中,或同时产生电能和加热,即热电联产,可进一步扩展到包括冷却发电,即联合冷却,热电联产系统是一项非常有前途的技术,它能有效地降低燃料消耗和温室气体排放。但是,为了在冬季供热,热电联产机组以“热定发电”方式运行,不能降低其输出功率,导致系统调峰能力不足,电网整体调节能力较差。
北方冬天采暖期供热机组“以热定电”运行,导致系统调峰能力严重不足,不能适应大规模风力和光伏发电消纳要求,造成弃风、弃光现象严重。
提高能源综合利用效率,减少弃风、弃光现象的方法很多,但投入成本大,比较经济实用的方法就是研究利用热电联产(combined heat and power,CHP)机组提高能源综合效率,同时提高对风电、光伏等新能源的消纳能力。因此,上述方法具有很重要的现实意义与实际应用价值。
发明内容
针对上述问题,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含电锅炉的热电联产机组的电功率调节方法,针对“以热定电”的热电联产机组的运行模式对电功率调节的限制问题,通过加入电锅炉改变了CHP的工作特性,一定程度解开了以往“以热定电”的耦合关系,提升了电网的负荷调节能力,有助于电网对风电等新能源的消纳能力。因此,可以有效解决上述问题。
本发明的技术解决方案如下:
一种含配电锅炉的热电联产机组的电功率调节方法,其特点在于,包括具有第一通讯口、第二通讯口、第三通讯口、第四通讯口、第五通讯口、第六通讯口、第七通讯口和控制单元的控制器;
所述的第一通讯口的新能源发电信号输入端与新能源发电的通讯输出端相连,所述的第一通讯口的新能源发电信号输出端与所述的控制单元的新能源发电信号输入端相连;
所述的第二通讯口的发电厂信号输入端与发电厂的通讯输出端相连,所述的第二通讯口的发电厂信号输出端与所述的控制单元的发电厂信号输入端相连;
所述的第三通讯口的热电联产电厂信号输入端与热电联产电厂的通讯输出端相连,所述的第三通讯口的热电联产电厂信号输出端与所述的控制单元的热电联产电厂信号输入端相连;
所述的第四通讯口的电锅炉信号输入端与电锅炉的通讯输出端相连,所述的第四通讯口的电锅炉信号输出端与所述的控制单元的电锅炉信号输入端相连;
所述的第五通讯口的电池储能信号输入端与电池储能的通讯输出端相连,所述的第五通讯口的电池储能信号输出端与所述的控制单元的电池储能信号输入端相连;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国家电网有限公司;国网山东省电力公司济南供电公司,未经国家电网有限公司;国网山东省电力公司济南供电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1009814.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