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基于新型结构的氟塑料管壳式换热器在审
申请号: | 201911009038.4 | 申请日: | 2019-10-23 |
公开(公告)号: | CN110645814A | 公开(公告)日: | 2020-01-03 |
发明(设计)人: | 徐祖建;邓文军;苏平 | 申请(专利权)人: | 湖北军翔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28D7/16 | 分类号: | F28D7/16;F28F9/24;F28F19/00;F28F21/06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442000 湖北省***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管内 壳体外周面 壳体 污垢沉淀 矩形口 排污管 折流板 支撑架 管子 外周 焊接 壳式换热器 冷液体出口 支撑架底座 传热效果 氟塑料管 盒底端面 螺栓连接 液体流向 第二管 缓冲板 冷液体 下端面 阀门 管程 进口 | ||
本发明提供一种基于新型结构的氟塑料管壳式换热器,包括壳体、第二管板和缓冲板;所述壳体左侧外周面上部设有冷液体进口,且壳体右侧外周面上部设有冷液体出口;所述壳体外周面下侧左右两端均焊接有一个所述支撑架,且两个所述支撑架下端面均焊接有一个所述支撑架底座;所述壳体外周面下侧开设有三个所述矩形口,且壳体外周面下侧开设的三个所述矩形口处均通过螺栓连接有一个所述污垢沉淀盒;三个所述污垢沉淀盒底端面均固定连接有一个所述排污管,且三个所述排污管上均安装有一个所述阀门。管内折流板的设置,有利于通过管内折流板,改变管内液体流向,增加管内液体的管程,提高了管子的传热效果,且能够使管子具有更好的强度。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管壳式换热器技术领域,更具体地说,特别涉及一种基于新型结构的氟塑料管壳式换热器。
背景技术
管壳式聚四氟乙烯换热器是以聚四氟乙烯管材为换热材料与聚四氟乙烯塑料或钢制外壳制成的换热设备。聚四氟乙烯管壳式换热器简称氟塑料管壳式换热器。管壳式换热器又称列管式换热器。是以封闭在壳体中管束的壁面作为传热面的间壁式换热器。管壳式换热器由壳体、传热管束、管板、折流板(挡板)和管箱等部件组成。壳体多为圆筒形,内部装有管束,管束两端固定在管板上。进行换热的冷热两种流体,一种在管内流动,称为管程流体;另一种在管外流动,称为壳程流体。
如申请号:CN201721205653.9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物联网的生物工程螺旋盘管式换热器,其结构包括螺旋盘管式换热器、进水管、进气管、封头、流量管、设备法兰、出水管、管体排水管、排气管、支座、螺母、螺栓、智能温度控制器;为了实现基于物联网的生物工程螺旋盘管式换热器能够方便清洗、减少热损失、高效加热,螺旋盘管式换热器内设有螺旋换热装置,螺旋换热装置通过螺旋形状可以方便清洗,螺旋换热装置利用螺旋换热管和螺旋换气管并排连接减少热损失,螺旋盘管式换热器通过智能温度控制器控制加热器的运转来提高工作效率。
基于上述专利的检索,以及结合现有技术中的设备发现,管壳式换热器由壳体、管子、管板和折流板(挡板)等部件组成。管子的传热效果对整个管壳式换热器的换热效果事关重要,而现有的管壳式换热器中的管子存在换热效果较差,且壳体内污垢难以清理。再就是壳体上的进液口,由于液体带有冲力,进入壳后会对管子造成直接性的惯性冲伤,这样一来给管子造成的损伤,长久以来就会影响到管子的使用寿命。
发明内容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一种基于新型结构的氟塑料管壳式换热器,以解决现有管壳式换热器中的管子存在换热效果较差,且壳体内污垢难以清理。再就是壳体上的进液口,由于液体带有冲力,进入壳后会对管子造成直接性的惯性冲伤,这样一来给管子造成的损伤,长久以来就会影响到管子的使用寿命的问题。
本发明由以下具体技术手段所达成: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湖北军翔信息技术有限公司,未经湖北军翔信息技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1009038.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无压碳化硅换热膜芯
- 下一篇:一种均热板及其制备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