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低温高压流体排放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911006781.4 | 申请日: | 2019-10-22 |
公开(公告)号: | CN110925513B | 公开(公告)日: | 2021-04-27 |
发明(设计)人: | 刘瑞敏;高婉丽;杨林;朱旺;吴怀明;卜玉;陈宇泽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航天试验技术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F16L55/00 | 分类号: | F16L55/00;E02D27/00;A62C3/06;A62C31/00;A62C37/00 |
代理公司: | 北京三聚阳光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50 | 代理人: | 贾晓燕 |
地址: | 100074 ***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低温 高压 流体 排放 装置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低温高压流体排放装置,包括:地基基础,所述地基基础上成型有排放腔,流体排放管路延伸至所述排放腔内,向所述排放腔排放流体介质;填充物料,填充至所述排放腔内,以压紧固定所述流体排放管路,以解决现有技术中需要高空搭建低温高压流体排放装置才能够实现低温高压流体排放,具有施工难度高、安全隐患大的问题。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流体排放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低温高压流体排放装置。
背景技术
低温高压流体在排放过程中会快速回温变为高速流动的气体,容易出现安全隐患。特别是,对于氢、氧等有燃烧爆炸危险或强氧化性流体,更需严格控制流速。为了解决上述高速流动气体难以排放的问题,现有技术中通常采用自然蒸发后的高空开敞空间排放的方法,对管道口径、内表面粗糙程度以及排放温度有较高要求。上述排放方法中,为了降低流速还需要扩大排放管的管径降低气体流速从而确保排气流速在允许范围内。增大管道口径可以有效地提高管体的横截面从而降低管道内气体流速。并且,为了避免高速流动气体与管壁产生剧烈摩擦,还需要减少排放管的内表面粗糙程度,从而在减小流动阻力的同时降低因静电引起的危险。控制排放温度是为了防止水气结冰引入固体颗粒物产生撞击等危害。由于现有技术中,需要在高空完成上述大口径管道搭建、温度控制工作以及管道内表面粗糙程度处理和监控工作,具有施工难度非常高的问题。而且,由于上述排放管道还需满足高压排气造成的高支反力施工要求,进一步给高空搭建低温高压流体排放装置带来了更大的施工难度。
发明内容
因此,本发明旨在提供低温高压流体排放装置,以解决现有技术中需要高空搭建低温高压流体排放装置才能够实现低温高压流体排放,具有施工难度高、安全隐患大的问题。为此,本发明提供一种低温高压流体排放装置,包括:
地基基础,所述地基基础上成型有排放腔,流体排放管路延伸至所述排放腔内,向所述排放腔排放流体介质;
填充物料,填充至所述排放腔内,以压紧固定所述流体排放管路。
所述排放腔的腔底为朝向所述地基基础深度方向延伸的斜坡;所述流体排放管路设置在所述斜坡上,且所述流体排放管路的出口端朝向所述地基基础深度方向延伸。
所述流体排放管路的出口端与所述排放腔底部水平面的垂直距离不小于所述排放腔深度值的四分之一。
所述地基基础为混凝土材质。
所述填充物料为鹅卵石。
低温高压流体排放装置,还包括:防护网,所述防护网铺设在所述排放腔其开口位置,且与所述填充物料相抵接。
所述排放腔的外轮廓边缘与所述地基基础其外轮廓边缘的距离至少为400mm,和/或所述排放腔底部与所述地基基础的地面之间的距离至少为400mm。
所述流体排放管路的外壁包裹有隔热结构,所述隔热结构包括:从内向外设置的缓冲层、发泡层、密封加固层和保护层;所述保护层为至少为0.5mm厚的金属蒙皮。
低温高压流体排放装置,还包括:用于检测所述流体介质排放状态的安全检测机构;
所述安全检测机构包括:
温度传感器,设置在所述填充物料内;和/或,
应变传感器,设置在所述防护网上,以感应所述防护网的形变状态;和/或,
火焰探测传感器,设置在所述排放腔上方。
低温高压流体排放装置,还包括:
配气机构,包括设置在所述排放腔底部的第一喷射台,和/或设置在所述排放腔上方的第二喷射台。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具有如下优点: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航天试验技术研究所,未经北京航天试验技术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1006781.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