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评价中国大陆性季风气候区葡萄气候区划的方法有效

专利信息
申请号: 201911006727.X 申请日: 2019-10-22
公开(公告)号: CN110909981B 公开(公告)日: 2022-05-27
发明(设计)人: 杜远鹏;李响;王赵盼;蒋恩顺;高振;姚玉新;翟衡 申请(专利权)人: 山东农业大学
主分类号: G06Q10/06 分类号: G06Q10/06;G06Q50/02
代理公司: 北京东方盛凡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562 代理人: 李娜
地址: 271018 *** 国省代码: 山东;37
权利要求书: 查看更多 说明书: 查看更多
摘要:
搜索关键词: 一种 评价 中国 大陆性 季风 气候区 葡萄 气候 区划 方法
【说明书】:

发明公开一种评价中国大陆性季风气候区葡萄气候区划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收集数据、数据分析、建立数字高程模型、建立气候模型和建立湿热指数;本发明基于数字高程模型,采用多元线性逐步回归及残差内插相结合的空间推算,极大程度的减少模拟误差,通过与气候区划结果进行对比发现区划方案与实际各县栽培情况分布吻合度极高,且将空气湿度这一重要因子加入区划方案,借鉴评价人舒适度的炎热指数而提出“湿热指数”这一指标,十分符合我国的气候特征。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区划指标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评价中国大陆性季风气候区葡萄气候区划的方法。

背景技术

葡萄生态区域规划是葡萄产业发展的先行工作,选择适宜的气候条件进行适地适栽是保障产业不走弯路、高效稳健发展的基础,世界栽培的葡萄类型主要是欧亚种葡萄(Vitisviniferaspp),欧亚种葡萄最佳生态适宜区是地中海气候类型,该气候类型特征是冬春温暖湿润、夏季干燥少雨,世界著名的葡萄酒产区如法国、意大利、西班牙、美国加州、澳大利亚、智利、南非等,都是此气候类型,我国葡萄主产区东部属于大陆性季风气候区,冬春寒冷干燥,夏秋湿热寡照,西北地区属于大陆性干旱半干旱气候,冬季严寒,生长季节干燥少雨,但有限的降雨也集中在夏季高温时段,因此中国大部分葡萄产区属于雨热同季,

国外自上世纪四十年代开始气候区划,指标的选择评价大多基于地中海气候类型或其本国气候类型特征,所创造及使用的指标包括积温(有效积温、活动积温),水热系数、光热系数等,较少有针对大陆性季风气候的特征指标,我国科研人员从20世纪八十年代开始进行葡萄生态区划工作,基本沿用了国外的指标,如黄辉白(1980)以酿酒葡萄生长季有效积温为区划指标,将我国葡萄产区划分为5个气候区;王宇霖等(1984)运用活动积温划分出不同适栽区,以绝对低温-17℃作为覆盖与不覆盖的临界线,将我国划分为三个一级气候区(适宜栽培区、次适宜栽培区、特殊栽培区),在一级气候区下又分两个二级亚区(覆盖与不覆盖亚区);修德仁等(1997)以7~9月有效积温、降水量、年均温、葡萄果实成熟期的降水量作为区划指标;罗国光等(2001)对我国华北葡萄产区作出更细致的区划方案,以活动积温为一级指标,8~9月份水热系数为二级指标,将华北葡萄产区划分为四个气候区,每个气候区下又分三个亚区;张振文等(2002)提出以活动积温或有效积温作为一级指标,果实成熟前两个月水热系数和光照率分别作为二、三级指标但并未进行实际的划分;火兴三(2006),李华等(2007)以无霜期、干燥度(葡萄生长季的蒸发蒸腾量)、埋土防寒线三级复合指标,结合GIS将全国分为四个区,每个区下又分若干亚区,又在气候区划的基础上根据活动积温作出了酿酒葡萄品种区划,

利用这些指标对各地进行评价发现,许多评价结果不符合产业实际评价情况,说明这些指标并不能完全反映我国葡萄生态表现,例如,山东产区是我国传统葡萄产区,也是最早的葡萄酒产业诞生地,目前葡萄酒产值占全国的60%,赵新节等(1997)以地理位置、地貌特征、降雨量等气候因子为区划指标,将山东省酿酒葡萄产区划分为5个区域,又根据日光能系数和水热系数分析各个区域的种植适宜性,招远、莱州、福山、平度北部(大泽山地区)为优质产区;而王华等(2010a)以无霜期、干燥度、埋土防寒线以及葡萄成熟季降雨量为主要指标,又根据沿海和内陆的地理位置将山东酿酒葡萄产区分为8个类型,区划结果中招远、莱州、福山、平度北部(大泽山地区)被划分为一般产区,其优质产区只有蓬莱和龙口,在其区划的“不适宜区”中有不少县市如乳山、海阳、莱阳、沂源、曲阜、平邑等都有较大规模的酿酒葡萄或鲜食葡萄栽培,而在其规划的优势产区中有不少是内陆产区,如宁津、陵县、阳信、商河、夏津、高唐、桓台等,从葡萄实际的生产分布来看,这些优质区或优良区种植鲜食葡萄都很少,酿酒葡萄更少,由此可见,这些指标对山东产区评价适用性较低,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山东农业大学,未经山东农业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1006727.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专利文献下载

说明:

1、专利原文基于中国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说明书;

2、支持发明专利 、实用新型专利、外观设计专利(升级中);

3、专利数据每周两次同步更新,支持Adobe PDF格式;

4、内容包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流程工艺图技术构造图

5、已全新升级为极速版,下载速度显著提升!欢迎使用!

请您登陆后,进行下载,点击【登陆】 【注册】

关于我们 寻求报道 投稿须知 广告合作 版权声明 网站地图 友情链接 企业标识 联系我们

钻瓜专利网在线咨询

周一至周五 9:00-18:00

咨询在线客服咨询在线客服
tel code back_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