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无融合生殖白绒毛稻种的培育方法及应用在审
| 申请号: | 201911006645.5 | 申请日: | 2019-10-22 |
| 公开(公告)号: | CN111919743A | 公开(公告)日: | 2020-11-13 |
| 发明(设计)人: | 不公告发明人 | 申请(专利权)人: | 蒋廉斌;卿光宗 |
| 主分类号: | A01H1/02 | 分类号: | A01H1/02;A01H1/04 |
| 代理公司: | 湖南兆弘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 43008 | 代理人: | 何文红 |
| 地址: | 422606 湖南*** | 国省代码: | 湖南;43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融合 生殖 绒毛 稻种 培育 方法 应用 | ||
1.一种无融合生殖白绒毛稻种的培育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S1、以籼型稻种为母本、粳型稻种为父本,或以粳型稻种为母本、籼型稻种为父本,远缘杂交,培育出杂交稻种;
S2、将步骤S1中得到的杂交稻种进行育秧栽培,在培育过程中对长势茁壮的种苗进行诱变和去雄处理,在隔离条件下培育出无融合生殖稻种;
S3、以步骤S2中得到的无融合生殖稻种为母本、多倍体小粒野生稻为父本进行远缘杂交,培育出无融合生殖白绒毛稻种。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培育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S2中,所述诱变为在种苗幼穗分化期,将秋水仙碱药汁注入到穗颈节内;所述秋水仙碱药汁的用量为0.8mL/穗~4mL/穗;所述秋水仙碱药汁由秋水仙碱和水复配得到;所述秋水仙碱药汁中秋水仙碱的质量浓度为0.03%~0.08%。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培育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S2中,所述去雄处理为在种苗幼穗开花初期,用温度为44℃~48℃的水对稻穗进行温烫3min~6min。
4.根据权利要求1~3中任一项所述的培育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S1中,还包括对籼型稻种进行提纯复壮培育;所述籼型稻种为籼稻二九青、红米冬粘、湘矮早10号、籼型Ⅱ优多系1号、籼型CPSL017号中的其中一种;所述粳型稻种为粳稻农垦58、02428号、超级粳稻2号中的其中一种;
所述步骤S3中,所述多倍体小粒野生稻为BBCC型四倍体小粒野生稻。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培育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S1中,以籼型稻种为母本、粳型稻种为父本时:所述母本为籼稻二九青,所述父本为超级粳稻2号;所述母本为籼型Ⅱ优多系1号,所述父本为粳稻农垦58;所述母本为红米冬粘,所述父本为超级粳稻2号;所述母本为湘矮早10号,所述父本为02428号;
或,所述步骤S1中,以粳型稻种为母本、籼型稻种为父本时:所述母本为超级粳稻2号,所述父本为籼稻二九青;所述母本为粳稻农垦58,所述父本为籼型Ⅱ优多系1号;所述母本为超级粳稻2号,所述父本为红米冬粘;所述母本为02428号,所述父本为湘矮早10号。
6.根据权利要求1~3中任一项所述的培育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S3中,所述远缘杂交后还包括以下步骤:
(1)将远缘杂交后得到的稻种进行育秧栽培,选育出苗杆粗壮、稻穗大、结实率高的杂苗;
(2)将由步骤(1)中得到的杂苗获得的杂种进行育秧栽培,选育出谷粒表面白绒毛出现频率为100%的植株,以此植株获得的稻种作为白绒毛稻种;
(3)以步骤(2)中得到的白绒毛稻种为父本和母本进行杂交,得到无融合生殖基因和白绒毛基因融为一体的无融合生殖白绒毛稻种。
7.一种如权利要求1~6中任一项所述的培育方法培育得到的无融合生殖白绒毛稻种在培育特优稻种中的应用。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应用,其特征在于,所述应用方法包括以下步骤:以无融合生殖白绒毛稻种为母本,以目科属种或跨科属种为父本,远缘杂交,培育出特优稻种。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应用,其特征在于,所述父本为小粒野生稻、药用野生稻、玉米、高梁、薏米、稗草、皇竹草、竹节草、淡竹叶、野高梁、白茅草、牛筋草、香附子草、芦苇、墨西哥饲用玉米草、自然苗、籼型II优多系1号、超级粳稻2号中的其中一种;所述自然苗为散落在田坎边的稻谷自然生长发育得到的秧苗。
10.根据权利要求8或9所述的应用,其特征在于,所述特优稻种的培育过程中在远缘杂交之前还包括对母本进行去雄处理:在母本的幼穗开花初期,用温度为44℃~48℃的水对稻穗进行温烫3min~6min。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蒋廉斌;卿光宗,未经蒋廉斌;卿光宗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1006645.5/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