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基于物联网的矿山智能传感器数据采集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911005296.5 | 申请日: | 2019-10-22 |
公开(公告)号: | CN110766928A | 公开(公告)日: | 2020-02-07 |
发明(设计)人: | 刘金海;徐放艳;张明辉;李光明;王士勇;张超 | 申请(专利权)人: | 山东思科赛德矿业安全工程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8C17/02 | 分类号: | G08C17/02;G08C19/00 |
代理公司: | 37272 济南龙瑞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韩园园 |
地址: | 271000 山东省泰安市泰山区***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传感器 采样间隔 两次检测 模拟量 阈值时 触发 记录数据 一次有效 存储 触发传感器 传感器数据 智能传感器 采集数据 采样参数 数据采集 数据存储 物联网 频度 冗余 矿山 监测 保证 | ||
本发明涉及一种基于物联网的矿山智能传感器数据采集方法,包括设置传感器采样参数并采集数据:第一采样间隔下,当传感器相邻两次检测模拟量的︱差值︱<触发阈值时,不记录数据,传感器仍以第一采样间隔循环工作;当传感器相邻两次检测模拟量的︱差值︱≥触发阈值时,存储一次有效数据,传感器由第一采样间隔切换为第二采样间隔;当传感器相邻两次检测模拟量的︱差值︱<触发阈值时,不记录数据,此时传感器由第二采样间隔切换为第一采样间隔;当相邻两次检测模拟量的︱差值︱≥触发阈值时,触发传感器存储一次有效数据,传感器仍以第二采样间隔循环工作。本发明既能保证传感器数据监测频度,又能有效避免数据未变化造成数据存储冗余。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矿山智能传感器设备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基于物联网的矿山智能传感器数据采集方法。
背景技术
在矿山采掘现场,通常需要模拟量监测仪表,如压力、位移、温度、湿度等传感器,实时监测各参量数据,预防和避免事故的发生,普通的数据采集系统通过有线或无线的数据通等信方式实现了数据的实时集抄,但是在数据集抄过程中对传感器数据变化的处理不当。
多数采集系统在数据集抄周期内只采集一次模拟量记录,捕获有效信息过少,造成数据有效变化趋势采集不足,无法准确分析监测环境变化趋势,达不到数据分析的目的;或者对未变化的冗余数据大量采集,造成大量冗余数据占用链路资源进行传输,增加了数据链路带宽,同时也对内置电池供电设备也造成能量消耗,影响电池使用时长。
发明内容
本发明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基于物联网的矿山智能传感器数据采集方法,能够实时监测传感器监测数据,根据设定的采样频率和触发阈值智能采样,既能保证传感器数据的监测频度,又能够有效避免数据未变化造成的数据存储冗余。
本发明是通过如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提供一种基于物联网的矿山智能传感器数据采集方法,包括:
第一步,设置传感器采样参数并进行数据采集:
设置传感器的第一采样间隔、第二采样间隔和记录有效数据的触发阈值,第二采样间隔小于第一采样间隔且初始时,传感器以第一采样间隔进行采样;
在第一采样间隔下,
当传感器相邻两次检测模拟量的︱差值︱<触发阈值时,传感器不记录数据,此时传感器仍然以第一采样间隔循环工作;
当传感器相邻两次检测模拟量的︱差值︱≥触发阈值时,触发传感器记录并存储一次有效数据,此时传感器由第一采样间隔切换为第二采样间隔;
在第二采样间隔下,
当传感器相邻两次检测模拟量的︱差值︱<触发阈值时,传感器不记录数据,此时传感器由第二采样间隔切换为第一采样间隔;
当传感器相邻两次检测模拟量的︱差值︱≥触发阈值时,触发传感器记录并存储一次有效数据,此时传感器仍然以第二采样间隔循环工作。
进一步的,还包括第二步,物联网数据存储与传输:
传感器与数据采集分站之间及各个传感器之间通过无线或有线方式组成物联网,数据采集分站收集各个传感器的数据后上传至服务器,服务器通过浏览站点显示传感器数据以及设置传感器参数。
无线传输方式时,传感器与数据采集分站之间采用无线Mesh分布式对等网状网结构,传感器之间、传感器和数据采集分站之间均可自组无线网络,每个传感器作为后续传感器的中继,延长了无线传输的距离,扩大了系统容量,网络路由动态更新,不会因个别传感器位置变化影响整个网络性能。
有线传输方式时,传感器和数据采集分站之间,以及各传感器之间通过通信电缆连接,采用485总线差分通信技术进行数据传输。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山东思科赛德矿业安全工程有限公司,未经山东思科赛德矿业安全工程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1005296.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