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电子设备内容驱动平台有效
申请号: | 201911005257.5 | 申请日: | 2019-10-22 |
公开(公告)号: | CN111445393B | 公开(公告)日: | 2020-11-20 |
发明(设计)人: | 钟红兵 | 申请(专利权)人: | 合肥耀世同辉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6T5/00 | 分类号: | G06T5/00;H04M1/725 |
代理公司: | 北京君泊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496 | 代理人: | 王程远 |
地址: | 230000 安徽***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电子设备 内容 驱动 平台 | ||
本发明涉及一种电子设备内容驱动平台,包括:即时抓拍设备,设置在手机上,用于对手机前方场景执行即时抓拍动作,以获得并输出对应的即时抓拍图像;参数判断设备,用于在接收到的代表性景深小于等于预设景深阈值时,发出第一判断信号,否则,发出第二判断信号;屏幕驱动设备,与所述参数判断设备连接,用于在接收到所述第一判断信号时,关闭手机屏幕,还用于在接收到所述第二判断信号时,打开手机屏幕。本发明的电子设备内容驱动平台操作简便,应用广泛。由于在识别到手机前方用户眼部距离过近时,关闭手机屏幕并启动对后方的投影,且投影内容与手机屏幕的显示内容保持一致,从而对用户的眼部健康进行有效维护。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电子设备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电子设备内容驱动平台。
背景技术
电子技术是欧洲美国等西方国家在十九世纪末、二十世纪初开始发展起来的新兴技术,最早由美国人莫尔斯1837年发明电报开始,1875年美国人亚历山大贝尔发明电话,1902年英国物理学家弗莱明发明电子管。电子产品在二十世纪发展最迅速,应用最广泛,成为近代科学技术发展的一个重要标志。
第一代电子产品以电子管为核心。四十年代末世界上诞生了第一只半导体三极管,它以小巧、轻便、省电、寿命长等特点,很快地被各国应用起来,在很大范围内取代了电子管。五十年代末期,世界上出现了第一块集成电路,它把许多晶体管等电子元件集成在一块硅芯片上,使电子产品向更小型化发展。集成电路从小规模集成电路迅速发展到大规模集成电路和超大规模集成电路,从而使电子产品向着高效能低消耗、高精度、高稳定、智能化的方向发展。
由于,电子计算机发展经历的四个阶段恰好能够充分说明电子技术发展的四个阶段的特性,所以下面就从电子计算机发展的四个时代来说明电子技术发展的四个阶段的特点。
发明内容
本发明至少具有以下两个重要发明点:
(1)在识别到手机前方用户眼部距离过近时,关闭手机屏幕并启动对后方的投影,且投影内容与手机屏幕的显示内容保持一致,从而对用户的眼部健康进行有效维护;
(2)采用定制策略对图像内容进行针对性选取以基于选取的部分图像内容的白平衡值作为图像整体的白平衡值对所述图像执行白平衡修正处理。
根据本发明的一方面,提供了一种电子设备内容驱动平台,所述平台包括:
即时抓拍设备,设置在手机上,用于对手机前方场景执行即时抓拍动作,以获得并输出对应的即时抓拍图像;
内容切分设备,与所述即时抓拍设备连接,用于基于接收到的即时抓拍图像中最小对象的面积对所述即时抓拍图像执行内容切分以获得各个切分子图像;
所述内容切分设备中,接收到的即时抓拍图像中最小对象的面积越小,对所述即时抓拍图像执行内容切分以获得各个切分子图像的数量越多;
数据筛选设备,与所述内容切分设备连接,用于接收即时抓拍图像的各个切分子图像,在所述即时抓拍图像内画出最大的Z字并选择所述Z字经过的每一个切分子图像以作为待分析切分子图像输出;
参数估算设备,与所述数据筛选设备连接,用于对所述即时抓拍图像中的各个待分析切分子图像的各个白平衡值进行排序,将中央序号的白平衡值作为参考白平衡值输出;
图像修正设备,与所述参数估算设备连接,用于将所述参考白平衡值作为所述即时抓拍图像的白平衡值对所述即时抓拍图像执行白平衡修正处理,获得并输出修正处理图像;
统计排序滤波设备,与所述图像修正设备连接,用于对接收到的修正处理图像执行统计排序滤波处理,以获得对应的统计排序滤波图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合肥耀世同辉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合肥耀世同辉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1005257.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基于深度学习的波达方向估计方法
- 下一篇:智能化排队时长大数据估算系统
- 内容再现系统、内容提供方法、内容再现装置、内容提供装置、内容再现程序和内容提供程序
- 内容记录系统、内容记录方法、内容记录设备和内容接收设备
- 内容服务系统、内容服务器、内容终端及内容服务方法
- 内容分发系统、内容分发装置、内容再生终端及内容分发方法
- 内容发布、内容获取的方法、内容发布装置及内容传播系统
- 内容提供装置、内容提供方法、内容再现装置、内容再现方法
- 内容传输设备、内容传输方法、内容再现设备、内容再现方法、程序及内容分发系统
- 内容发送设备、内容发送方法、内容再现设备、内容再现方法、程序及内容分发系统
- 内容再现装置、内容再现方法、内容再现程序及内容提供系统
- 内容记录装置、内容编辑装置、内容再生装置、内容记录方法、内容编辑方法、以及内容再生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