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黄颡鱼夏花苗种培育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911005127.1 | 申请日: | 2019-10-22 |
公开(公告)号: | CN110663592A | 公开(公告)日: | 2020-01-10 |
发明(设计)人: | 张爱芳;黄江峰;曾柳根;余智杰;章海鑫;陶志英;傅义龙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西省水产科学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A01K61/10 | 分类号: | A01K61/10;A01K61/60;A01K63/04;A23K20/163;A23K40/10;A23K50/80 |
代理公司: | 36100 江西省专利事务所 | 代理人: | 黄新平 |
地址: | 330029 江西*** | 国省代码: | 江西;36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黄颡鱼 暂养 水泥培育池 微孔曝气管 通气管道 夏花苗种 夏花 鱼种 增氧 水体 培育 鼓风机 安全性能 管理难度 技术难题 培育管理 人工控制 水体环境 营养物质 转食驯化 培育池 微孔管 饵料 底泥 曝气 筛绢 微孔 远端 悬浮 育苗 整齐 投放 污染 维护 | ||
一种黄颡鱼夏花苗种培育方法,包括培育池准备、投放水花苗及转食驯化、培育管理等步骤,所述的水泥培育池为方形,且人为添加底泥。水泥培育池安装微孔增氧装备,鼓风机通过通气管道与微孔曝气管连接,微孔曝气管与通气管道相连的一端要低于远端。育苗暂养网由筛绢固定在空心竹筐上而成,其四角各连接泡沫,泡沫使暂养网悬浮于水体,暂养网网边没入水下15‑20cm。本发明的一种黄颡鱼夏花苗种培育方法,通过人工控制水体环境、营养物质和饵料等,可培育出规格整齐、体格健壮的夏花鱼种;采用微孔管曝气增氧操作方便,易于维护,安全性能好,不会给水体带来任何污染,解决了现有的黄颡鱼夏花鱼种易患病、出塘率极低、管理难度高等技术难题。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水产养殖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黄颡鱼夏花苗种培育方法。
背景技术
黄颡鱼(
黄颡鱼夏花苗种培育大都以水泥池为主,水体小,对设施、技术要求高,很多黄颡鱼生产场应用传统方法直接豆浆或者有机肥料肥水培育夏花苗种,夏花苗种培育出塘率极低, 一般夏花成活率20-80%,有的甚至全军覆没,造成黄颡鱼夏花鱼种紧俏,价格居高不下,制约了黄颡鱼产业的发展。完善黄颡鱼夏花培育方法,尤其是水泥池规模化培育,对于大规模开展黄颡鱼养殖具有重要意义。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就是提供一种黄颡鱼夏花苗种培育方法,该方法操作方便、安全性能好,不会给水体带来任何污染,可以解决现有的黄颡鱼夏花鱼种易患病、出塘率低、管理难度高等技术难题。
本发明的一种黄颡鱼夏花苗种培育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一)培育池准备
1、池塘消毒,鱼苗下池之前10~15天,用生石灰对水泥培育池进行消毒,生石灰用量100-150kg/亩;
2、接种光合细菌,向水泥培育池接种光合细菌150g-180g,利用微孔增氧装备,保持水体的溶氧量5mg/L以上;
3、培植浮游生物和生物絮团,水花苗下池前三天开始每天向水泥培育池中投入由150g-250g大豆磨成的豆浆和150g-250g葡萄糖,使其中的C/N保持(15-20):1,硬度80以上,使水体中浮游生物生长的同时形成生物絮团;
(二)投放水花苗及转食驯化
4、投放水花鱼苗,将孵化出的3日龄卵黄苗下池,此时鱼苗规格0.7-0.8cm,投放时间选在上午8:00-9:00,投苗数量为4万尾-6万尾,投放至育苗暂养网内;
5、鱼苗转食培育,下苗三天后,停喂豆浆,开始投喂粒径不超过0.15mm、蛋白含量在40%以上的黄颡鱼破碎料150g-250g+葡萄糖300g-500g,使其中的C/N保持(15-20):1;
6、苗种饲料驯化,投喂饲料后,提起育苗暂养网,当鱼苗60%-70%达到2.0cm规格,换粒径0.25mm、蛋白含量40%以上的黄颡鱼破碎料300g-500g+葡萄糖300g-500g;当鱼苗60%-70%达到2.5cm规格,换粒径0.5mm、蛋白含量40%以上的黄颡鱼破碎料600g-800g+葡萄糖600g-800g;当鱼苗60%-70%达到4.0cm规格,换粒径0.8mm、蛋白含量40%以上的黄颡鱼膨化饲料800g-1200g,两天后即可出苗销售,此时的夏花苗种规格整齐、体格健壮、适应力强、生长迅速。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西省水产科学研究所,未经江西省水产科学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1005127.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