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戈氏副拟杆菌用于生产山梨糖醇的用途有效

专利信息
申请号: 201911004854.6 申请日: 2019-10-22
公开(公告)号: CN112695059B 公开(公告)日: 2022-11-25
发明(设计)人: 林稚容;吴柏毅 申请(专利权)人: 星聚樊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主分类号: C12P7/18 分类号: C12P7/18;C12R1/01
代理公司: 北京银龙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43 代理人: 刘伟;蔡丽
地址: 中国台*** 国省代码: 台湾;71
权利要求书: 查看更多 说明书: 查看更多
摘要:
搜索关键词: 戈氏副拟 杆菌 用于 生产 山梨 用途
【说明书】:

发明涉及微生物领域,尤其是关于一种戈氏副拟杆菌用于生产山梨糖醇的用途。本发明提供一种戈氏副拟杆菌于生产山梨糖醇的用途,以取代工业制造时所产生的劣处,同时因戈氏副拟杆菌本身为具多效性的益生菌,因此亦能够结合其本身所产生的功效,以制造益生菌加上山梨糖醇双项结合的组合物,能使山梨糖醇能更有效地应用于食品、医药品、或保养品等产品中;再者,本发明能透过调节戈氏副拟杆菌,涉及调控山梨糖醇生产的相关基因,而可按照需求量以控制山梨糖醇的产量。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微生物领域,尤其是关于一种戈氏副拟杆菌用于生产山梨糖醇的用途。

背景技术

许多细菌的表面都具有多醣体(Glycocalyx)的存在,其主要的功能是帮助细菌在恶劣的环境下生存、抵抗宿主免疫系统的攻击等,而多醣体在细菌表面的结构紧实或松散与否可构成荚膜(Capsule)或黏质层(Slime layer)。而根据先前研究指出,肠胃道菌丛中的细菌能够长期且稳定地存在于肠胃道中,主要与该些细菌表面特定的荚膜多醣(Capsular polysaccharide)相关。

戈氏副拟杆菌为一种多效型的益生菌,为了更加且全面地了解该益生菌于个体肠胃道的适应性,且许多研究已指出细菌表面的多醣体与其附着于宿主表面、或是适应宿主的生理环境相关;再者,因戈氏副拟杆菌为近期才被分离出来并进行研究的益生菌株,并还未有研究探讨戈氏副拟杆菌的全基因组、编码基因、或是其代谢产物;因此,本发明为更加了解戈氏副拟杆菌于个体肠胃道的适应性,将进一步分预测析本发明的戈氏副拟杆菌中,与细菌荚膜的多醣合成相关的基因,并再进一步探讨该基因的功效或是于该细菌中所扮演的角色。

山梨糖醇是一种六元醇,在自然界中广泛存于各种水果内,例如苹果、桃子、枣子、梅子、及梨子等,山梨糖醇是合成维他命C或山梨糖的主要原料;山梨糖醇因为具有清凉的甜味,且甜度约仅有蔗糖的百分之六十,且每公克热量仅有2.6-3.3大卡,低于一般碳水化合物每公克所提供的4大卡热量,因此,常被应用于减肥或低卡的食品中;再者,山梨糖醇在人体代谢中不受胰岛素的调控,因此食用后血糖值上升的很缓慢,其主要是于肝脏中经由酵素作用生成果糖后,再以果糖的形式被人体代谢,因此山梨糖醇亦常被当成蔗糖的替代品,被使用于糖尿病患者的食品中;又,因为山梨糖醇不会被口腔内的有害细菌利用,因此亦常添加于口香糖中用以预防龋齿,且因具有清凉的甜味,亦可用于无糖口香糖中的甜味剂;另外,因为山梨糖醇具有保湿与保存的功效,且其是最早被允许作为食品添加剂的糖醇之一,可用于提高食品的保湿性、或作为稠化剂的用途,因此烘焙食品亦常加以应用以延长食品的保存期限,而牙膏工业用亦常使用山梨糖醇替代甘油,以作为牙膏的保湿剂及赋形剂,另外在化妆品中,山梨糖醇亦可作为保湿剂及赋形剂。

然而,目前市售的山梨糖醇皆为工业制造,并非天然合成的产物;其中,工业生产山梨糖醇的主要方式是将葡萄糖进行还原,另如将葡萄糖溶液在镍的催化下,经加热、加压、催化加氢后可制得山梨糖醇的原始品,之后再经脱色、去除重金属离子等步骤以获得较纯的山梨糖醇。

虽然,工业制造能够获得大量的山梨糖醇,然而在获得山梨糖醇的原始品后,仍需要经过许多的纯化步骤,不仅造成工业废弃物的产生,亦可能因为纯化流程品管差异,而导致山梨糖醇产物的质量不一或较差,使得实际应用于其他产品时产生困扰。

综合上面所述,研发一种使用天然产生山梨糖醇的方法,着实有其必要性;且若能够利用益生菌生产天然的山梨糖醇,以取代工业制造的山梨糖醇,除了能够减少前述的缺点之外,还能够结合益生菌本身所产生的功效外,以使山梨糖醇能更有效地应用于低卡或减肥食品、糖尿病患者的食品、预防龋齿、增加保湿等多面向的功能中;其中,若能了解该益生菌株中调控山梨糖醇生产的基因,则可按照需求量以控制其产生量。

发明内容

缘此,本发明的一目的在提供一种戈氏副拟杆菌(Parabacteroidesgoldsteinii)用于生产山梨糖醇的用途。

本发明的另一目的在提供一种含有山梨糖醇的组合物,是包含一戈氏副拟杆菌(Parabacteroides goldsteinii)。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星聚樊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星聚樊生物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1004854.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专利文献下载

说明:

1、专利原文基于中国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说明书;

2、支持发明专利 、实用新型专利、外观设计专利(升级中);

3、专利数据每周两次同步更新,支持Adobe PDF格式;

4、内容包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流程工艺图技术构造图

5、已全新升级为极速版,下载速度显著提升!欢迎使用!

请您登陆后,进行下载,点击【登陆】 【注册】

关于我们 寻求报道 投稿须知 广告合作 版权声明 网站地图 友情链接 企业标识 联系我们

钻瓜专利网在线咨询

周一至周五 9:00-18:00

咨询在线客服咨询在线客服
tel code back_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