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用于手套自动锁边机的自动送标装置在审
申请号: | 201911004586.8 | 申请日: | 2019-10-14 |
公开(公告)号: | CN110735246A | 公开(公告)日: | 2020-01-31 |
发明(设计)人: | 刘峰 | 申请(专利权)人: | 刘峰 |
主分类号: | D05B35/06 | 分类号: | D05B35/06;D05B3/20;D05B37/04;D05B1/2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66510 山东省青岛市黄岛区***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商标 气缸 底板 定位单元 连接板 悬空部 夹送 锁边 出料单元 前后移动 切断单元 送标装置 预定位置 大立板 活塞杆 上夹板 锁边机 下夹板 手套 裁剪 辊轮 移动 | ||
一种用于手套自动锁边机的自动送标装置,包括底板(1),底板(1)上设置有大立板(2)、出料单元(a)、切断单元(b)、夹送单元(c)、卸标单元(d)和商标定位单元(e),商标定位单元(e)包括移标器(h)、连接板(9)和第二气缸(8);移标器(h)通过连接板(9)固定在第二气缸(8)的活塞杆的前端,第二气缸(8)可以带动移标器(h)前后移动,移标器(h)可以将裁剪好的商标从上夹板(6)和下夹板(7)的后端移动到前端,并使商标前端形成一悬空部,当夹送单元(c)将商标送到预定位置时,卸标单元(d)将商标的悬空部压在锁边辊轮(100)上。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劳保手套加工设备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用于手套自动锁边机的自动送标装置。
背景技术
针织手套为了美观和耐用,通常在织完后要对手套腕口锁边并同时将一条橡皮筋包在里面,以方便使用,出口的手套和大部分的高档手套在锁边的同时还需要将一商标锁在腕口内侧。目前,最普遍的方法是采用专用手套锁边机,由人工一人操作一台机器完成,即由人工将手套碗口部位放置在锁边机的压脚下方,由人工从成盘的商标上剪下一个,一只手将手套腕口揭起,另一只手将商标插入腕口内侧,(此过程非常浪费时间,而且商标容易放歪,放置位置不稳定),然后通过脚踏板启动电机,从而完成手套碗口的锁边;整个过程十分繁琐,需要手脚并用,保持协调,因此此项工作要求工人有一定的技能,并且由于机器的转速是固定的,只有聘用技术比较娴熟的工人才能勉强提高一点工作效率,随着劳保手套行业的生产规模越来越大,招工难的问题也日渐突出。
申请人在先申请的申请号为201720940208.0的中国专利公开了一种全自动手套锁边机,包括工作台上设置的手套抓取装置、线头处理装置、抬压脚装置、锁边机机头,线头处理装置包括:整线剪线装置、剪线吹线吸线装置。该发明虽然解决了自动完成锁边工作的问题,提高了工作效率,但功能单一,不能自动锁带商标的手套,不能完全满足市场需求。
申请号为201410228380.4的中国专利公开了一种自动送标机构,包括出料单元、切断单元、夹送单元和辅压单元;夹送单元位于出料单元的出料方向上;切断单元固定于出料单元与夹送单元之间;商标由切断单元裁切后,夹送单元从商标的侧面将商标部分夹住并推送出去,辅压单元将商标从夹送单元上滚压出来。该发明虽然很好的解决了自动送商标的问题,但在手套锁边过程中,由于商标是在手套碗口的内侧,辅压单元的辊轮无法接触到商标,即其无法隔着手套将商标从夹送单元上滚压出来,因此该发明无法实现在手套锁边时的自动送标功能。
发明内容
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高效的,放置位置准确的用于手套自动锁边机的自动送标装置,该装置与现有的全自动手套锁边机相结合,可实现自动锁带商标的手套,大大提高其功能和效率。
本发明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用于手套自动锁边机的自动送标装置,包括底板,所述底板上设置有大立板、出料单元、切断单元、夹送单元和卸标单元;所述大立板固定在所述底板上;所述夹送单元位于所述出料单元的出料口侧;所述切断单元固定于所述出料单元与所述夹送单元之间;所述卸标单元固定在所述大立板的前端,位于所述夹送单元的上方;所述大立板上还设置有商标定位单元,所述商标定位单元包括移标器、连接板和第二气缸;所述移标器通过所述连接板固定在所述第二气缸的活塞杆的前端,所述第二气缸固定在所述大立板上,位于所述夹送单元的侧上方,所述第二气缸可以带动所述移标器前后移动,所述移标器可以将裁剪好的商标从所述上夹板和下夹板的后端移动到前端,并使商标前端形成一悬空部,当所述夹送单元将商标送到预定位置时,所述卸标单元将商标的悬空部压在所述锁边辊轮上。
优选的,第一种移标器包括第三气缸、滑块、导轨和柔性压头;所述第三气缸和所述导轨均固定在所述连接板上,所述滑块设置在所述导轨上,所述第三气缸与所述滑块相连接,并位于所述滑块的上方,所述柔性压头固定在所述滑块上,并位于所述滑块的下方,所述第三气缸可带动所述滑块沿所述导轨上下移动。
所述柔性压头有两种结构形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刘峰,未经刘峰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1004586.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