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血清代谢标志物的用途及检测试剂盒有效
申请号: | 201911004348.7 | 申请日: | 2019-10-22 |
公开(公告)号: | CN112697889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3-08 |
发明(设计)人: | 许国旺;轩秋慧;欧阳瑒;王砚凤;赵欣捷;胡春秀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G01N30/02 | 分类号: | G01N30/02;G01N30/14;G01N30/86 |
代理公司: | 沈阳科苑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21002 | 代理人: | 马驰 |
地址: | 116023 辽宁省*** | 国省代码: | 辽宁;2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血清 代谢 标志 用途 检测 试剂盒 | ||
本发明涉及血清样本中小分子代谢物12‑羟基花生四烯酸(12‑HETE)作为标志物在制备用于诊断受试者中的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患者的试剂盒中的新应用。本发明还涉及检测受试者中的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试剂盒,通过检测来自受试者的血清中12‑HETE的相对浓度,基于二元逻辑回归方程计算所述标志物的变量Prob以及判断截点值(cutoff),判断所述受试者是否患有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所述试剂盒检测成本低,重复性好,可高效检测本发明所涉及的标志物。同时,本发明可应用于辅助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临床诊断,具有诊断灵敏度高,特异性好的特点,具有较高的开发应用前景。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血清样本中小分子代谢物12-HETE作为标志物在制备用于诊断受试者中的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患者的试剂盒中的应用。属于分析化学,生物化学以及临床医学领域。
背景技术
糖尿病是一种常见的代谢障碍疾病,其特征是胰岛素代谢异常,常伴随高血糖、高血脂、高血压以及神经血管损伤。当前我国糖尿病的发病率居全球之首。视网膜病变是糖尿病最常见的并发症,严重危害患者的视力水平及身心健康。据统计,目前全球3.82亿糖尿病患者中有近1.26亿人患有视网膜病变,糖尿病患者失明的风险是正常人的25倍[参考文献1:Zheng Y,He M,Congdon N.Indian J Ophthalmol.2012Sep-Oct,60(5):428-31]。糖尿病视网膜病变分不同阶段,取决于视网膜血管病变的临床生物标志物的缺失或存在,如小动脉瘤、出血、软性和硬性渗出物、水肿和新生血管。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分期范围从正常(或明显正常)跨越到背景性糖尿病视网膜病变(1期,2期,3期)到增生性糖尿病视网膜病变(PDR)。目前的诊断技术需要患者定期去眼科进行眼底荧光血管造影等检查,成本较高,过程繁琐,且对于早期视网膜病变的确诊较为困难。因此开发新的临床诊断方法势在必行。
脂质是细胞膜的重要组成部分,参与能量代谢、膜固定及动态平衡、信号转导、自噬等重要生命活动过程。脂质组学是对细胞、体液、组织等生物样本中的脂质组进行大规模定性、定量分析的一门学科,主要研究脂质代谢、脂质与其他分子的相互作用,或脂质介导的信号通讯过程,是“系统生物学”的重要组成部分。脂质组学作为一种强有力的分析技术,在生物标志物的发现以及疾病机制的研究中,发挥不可替代的作用。相关研究表明,糖尿病、癌症、老年痴呆症以及非酒精性脂肪肝等各种代谢性疾病都与脂质代谢紊乱密切相关。
随着质谱技术的不断发展,基于质谱的脂质组学分析方法已占据主导地位。主要包括直接进样(shotgun lipidomics)、色质联用、质谱成像等分析技术,各具优缺点。其中基于超高效液相色谱-质谱联用的脂质组学分析方法因具有有效降低离子抑制、利于异构体分离等优势,是最为常用的技术之一。本发明利用超高效液相色谱-高分辨质谱检测血清脂质谱,优选出了一个变化倍率最大(约7倍)的脂质代谢物12-HETE,作为判别糖尿病人群中有无视网膜病变的代谢标志物。12-HETE能调控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和色素上皮衍生因子的表达,是视网膜新生血管化的重要调节因子(Al-Shabrawey M1,Mussell R,etal.Diabetes,2011)。目前尚无将此代谢物用于诊断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报道。
发明内容
本发明旨在针对糖尿病患病人群中视网膜病变诊断困难尤其是早期视网膜病变患者难以诊断的临床实际问题,提出了一种用于糖尿病受试人群中视网膜病变诊断的代谢标志物,所述代谢物的特征和检测方法如下:
该代谢标志物为脂质代谢物:12-HETE,在电喷雾离子源负离子模式下(ESI-)检测。
上述代谢标志物的检测试剂盒如下:
标准品:氘代的12-羟基花生四烯酸(12-HETE d8),所述标准品用于对应血清中12-羟基花生四烯酸(12-HETE)的定性。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未经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1004348.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不溅水的马桶
- 下一篇:一种甲烷制备烃类化合物的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