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高速公路交通事故的安全预警方法、装置及系统在审
申请号: | 201911003522.6 | 申请日: | 2019-10-22 |
公开(公告)号: | CN110827559A | 公开(公告)日: | 2020-02-21 |
发明(设计)人: | 高朝晖;佘若凡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苏广宇协同科技发展研究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8G1/0965 | 分类号: | G08G1/0965;G08G1/0967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10043 江苏省南京市***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高速公路 交通事故 安全 预警 方法 装置 系统 | ||
本发明公开一种高速公路交通事故的安全预警方法、装置及系统,该方法通过接收高速公路上预警监测路段的事故车辆上传的交通事故上报信息,根据交通事故发生位置,从预设的车辆标识码‑车辆实时位置数据库中筛选出预警对象车辆的车辆标识码,根据车辆标识码,向预警对象车辆发送交通事故的安全预警信息,本发明通过在车辆进入高速公路上预警监测路段时,即接收车辆标识码并在车辆行驶中接收车辆实时位置,可以在高速公路发生交通事故时,提前向距离交通事故发生位置某一距离内的所有车辆,发送交通事故的安全预警信息,为交通事故后方车辆作出安全预警,避免二次事故的发生。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智能交通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高速公路交通事故的安全预警方法、装置及系统。
背景技术
目前,国内汽车数量持续增加,高速公路的建设为居民出行带来了极大的方便。高速公路的建设适应了工业化和城市化的发展,城市是产业与人口集聚地,其汽车增长远比乡村快得多,成为汽车集聚中心,高速公路建设多从城市环路、辐射路和交通繁忙路段开始,逐步成为以高速公路为骨干的城市交通。汽车技术的发展也对高速公路建设提出客观要求,汽车已成为人类社会重要的交通工具,高速公路等基础设施能配合汽车轻型化和重载化两大发展趋势,同时满足客运汽车高速度以及货运汽车大载重的需求。此外,汽车工业的飞速发展和城镇化推进给高速公路公司带来发展机遇,在铁路运输能力紧张、进出通道不畅的地区,高速公路就发挥着重要的运输作用。
由于高速公路车速较快,一旦前方发生交通事故,后方车辆很容易来不及躲避,造成二次事故乃至连环追尾事故,因此,在高速公路上发生事故后,对后方车辆的及时预警,是防止二次事故发生的关键。高速公路交通事故的安全预警主要依赖在事故区后方防止三角架来提醒后方车辆,这种方法只能在一定程度上做到对后方车辆的提醒,但无法做到提前预警,效果有限,如果后方车速较快,往往后方车辆在发现三角架时,已经距离事故区较近,仍可能造成二次事故的发生。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供一种高速公路交通事故的安全预警方法、装置及系统,以解决现有的高速公路交通事故的安全预警方式无法做到提前预警,效果有限的问题。
第一方面,本发明提供一种高速公路交通事故的安全预警方法,包括:
接收高速公路上预警监测路段的事故车辆上传的交通事故上报信息,所述交通事故上报信息包含交通事故发生位置;
根据所述交通事故发生位置,从预设的车辆标识码-车辆实时位置数据库中筛选出预警对象车辆的车辆标识码,其中,车辆在进入所述预警监测路段时,主动向所述预警监测路段的服务器上传所述车辆标识码,并在所述预警监测路段的行车过程中,周期性携带标识码上传车辆实时位置;
根据所述车辆标识码,向所述预警对象车辆发送交通事故的安全预警信息。
结合第一方面,在第一方面的第一种可实现方式中,根据所述交通事故发生位置,从预设的车辆标识码-车辆实时位置数据库中筛选出预警对象车辆的车辆标识码,包括:
以所述交通事故发生位置为起点,将来车方向距离所述交通事故发生位置预设距离内的路段确定为预警路段;
根据所述预设的车辆标识码-车辆实时位置数据库,提取出车辆实时位置位于所述预警路段内的所有车辆的车辆标识码,将所述车辆实时位置位于所述预警路段内的所有车辆作为所述预警对象车辆。
结合第一方面,在第一方面的第二种可实现方式中,根据所述车辆标识码,向所述预警对象车辆发送交通事故的安全预警信息,包括:
向所述车辆标识码对应的车辆发送语音播报信息,所述语音播报信息用于播报所述含交通事故发生位置,以及所述车辆与所述交通事故发生位置的实时距离。
结合第一方面的第二种可实现方式,在第一方面的第三种可实现方式中,所述方法还包括: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苏广宇协同科技发展研究院有限公司,未经江苏广宇协同科技发展研究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1003522.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全伺服多轴驱动托盘交换机构
- 下一篇:一种论文质量的计算方法及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