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软式浮体在审
申请号: | 201911001925.7 | 申请日: | 2019-10-21 |
公开(公告)号: | CN110901839A | 公开(公告)日: | 2020-03-24 |
发明(设计)人: | 靳春光 | 申请(专利权)人: | 辉禄美(北京)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3B35/00 | 分类号: | B63B35/00 |
代理公司: | 北京中知法苑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26 | 代理人: | 阎冬 |
地址: | 100101 北京市西城***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软式 | ||
本发明涉及海洋地震勘测设备领域,特别是一种软式浮体,包括前部的浮体大头、中间的若干固定连接套和尾部连接套,浮体大头和第一个固定连接套之间、相邻的两个固定连接套之间以及最后一个固定连接套和尾部连接套之间均采用充气软管连接,充气软管使用绑扎件固定在浮体大头、固定连接套和尾部连接套上,充气软管通过在固定连接套侧壁上的密封隔板上的气门嘴进行充气,尾部连接套上固定安装设备减震支架。进而为非专业的科学考察船更好的节约利用空间,设备拥有较好的缓冲条件,为地震勘测任务的进行提供良好的条件。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海洋地震勘测设备领域,特别涉及一种软式浮体。
背景技术
海洋地震勘探船如同其他专业船舶一样是为特定作业服务而进行特别设计制造的特殊船舶。因此在海洋地震勘探船上较长震源阵列使用硬式浮体,由于其先天的空间管道等设计优势显得简单易行。
随着我国政府对海洋科学考察船舶综合能力的提升,越来越多的海洋科学考察船舶肩负起了地震勘探的任务,但是,非专业地震勘探船舶后甲板狭小、相对空间有限、无缓冲收放条件,且后甲板平面距离水面高度较高,因此在船舶结构上不利于采用硬式浮体的震源阵列收放施工,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地震勘测任务的进行,故此需要设计一种新型震源浮体以解决上述问题。
发明内容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而提供一种软式浮体,其结构简单,主要结构采用柔性材料,整体可弯曲,表面坚韧耐磨,内部可充气,浮力大,结构分段,可以根据需要扩展长度,也可增加和调整悬挂震源的挂点。
本发明提供的一种软式浮体,包括前部的浮体大头、中间的若干固定连接套和尾部连接套,所述浮体大头和第一个所述固定连接套之间、相邻的两个所述固定连接套之间以及最后一个所述固定连接套和所述尾部连接套之间均采用充气软管连接,所述充气软管使用绑扎件固定在所述浮体大头、所述固定连接套和所述尾部连接套上。
进一步地,在所述充气软管内部设置活动连接套,使用绑扎件将所述活动连接套与所述充气软管固定。
进一步地,所述浮体大头一端与所述充气软管连接,所述浮体大头前部设置金属防撞罩。
进一步地,所述浮体大头内部填有填充物,所述填充物为非亲水性材料,所述填充物密度d≤0.1g/cm3。
进一步地,所述固定连接套内部中间设有密封隔板,在所述固定连接套侧壁上位于所述密封隔板两侧各设置一个气门嘴,通过所述气门嘴给所述充气软管内部充气或放气。
进一步地,所述浮体大头、每个所述固定连接套和所述活动连接套上均设置挂点卡子。
进一步地,所述尾部连接套的上表面上固定设置有设备减震支架。
进一步地,所述的一种软式浮体,其特征在于,所述挂点卡子和所述绑扎件材质均为不锈钢,所述固定连接套、所述活动连接套和所述尾部连接套材质均为防腐铝合金或工程塑料,所述充气软管为高强度橡胶管或柔性塑料。
综上所述,本发明提供的一种软式浮体与现有技术相比其具有的有益效果为:
本发明所提供的软式震源浮体结构简单,主要结构采用多段刚性结构和柔性结构相结合,整体可弯曲,能够充分利用甲板空间和方便整体收放,不易断裂,表面坚韧耐磨,采用分段结构,可以根据需要增加或减少段数以调整总体长度,可以通过增减和移动活动连接套以增加减少悬挂震源的挂点以及调整挂点位置。本发明所提供的软式震源浮体内部可充气,浮体大头填充塑料发泡填充物,浮力大。浮体大头表面耐磨,坚固耐用,前部设置有防撞罩,可以防止浮冰或漂浮物的撞击,可适应在寒冷水域作业。本发明所提供的软式震源浮体后部设置设备减震支架,可安装定位用设备设备并有效减少震动冲击。所有金属部件材质均为不锈钢或防腐铝合金,防止海水对本发明提供的装备造成腐蚀伤害。
附图说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辉禄美(北京)科技有限公司,未经辉禄美(北京)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1001925.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园区无人车路径控制方法及其系统
- 下一篇:一种显示控制方法及电子设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