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中西医医疗大数据的数据质控方法及系统在审
| 申请号: | 201911001869.7 | 申请日: | 2019-10-21 |
| 公开(公告)号: | CN110827935A | 公开(公告)日: | 2020-02-21 |
| 发明(设计)人: | 李梢;马长征 | 申请(专利权)人: | 清华大学 |
| 主分类号: | G16H10/20 | 分类号: | G16H10/20;G16H10/60;G06F16/215;G06F16/25 |
| 代理公司: | 北京金恒联合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 11324 | 代理人: | 李强 |
| 地址: | 100084 北京市海***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中西医 医疗 数据 方法 系统 | ||
本发明为一种中西医医疗大数据的数据质控方法及系统,其中的方法包括:由不同采集端收集医疗过程中患者的身体状况信息、医疗检测信息;对收集的数据进行质控处理:质量监控、错误提示、整合分类;将处理后的数据规范储存。本发明涉及医疗大数据方向,提高了医疗数据的质量与采集的效率,为数据的有效性与准确性提供了技术支持,为数据的后续应用提供了保障。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中西医医疗大数据的数据质控方法及系统,属于医疗大数据领域。
背景技术
随着“互联网+”的概念深入各个产业,大数据技术在医疗产业的应用正在急速普及,医疗大数据时代正在加速到来。这导致依托于移动端的医疗信息采集系统大量涌现,但由于专业水平受限,采集的数据大都不符合医学规范标准,相较于专业医疗机构采集的信息质量较差,条目结构少,人口流动大,有数据丢失,没有完善的质量管理体系。而专业的医疗机构采集的信息目标人群较为固定,人工采集效率低,数据量体量小,后期管理模式落后,融合程度低,共享程度低。随着数据量的增大,数据的细化,数据库后台数据质量管理体系的重要性也逐渐增大。经验积累与实践对于医疗进步具有重要的作用,这其中从数据中发现的规律扮演了极其重要的角色,无论是临床实践还是科学研究,数据都是重中之重。然而不同的数据来源,不同的录入规则,复杂的数据结构都使得医疗健康数据没有得到最充分的应用,这大大地阻碍了医疗事业的进步。
因此在医疗大数据发展的大环境下,提高医疗大数据的有效性和准确性,亟待提出一种针对中西医医疗大数据的数据质控方法及系统。
发明内容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中西医医疗大数据的数据质控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
采集端,
第一质控模块,
数据接口,
后台控制系统,
术语库,
云端存储系统,
第二质控模块,
其中:
采集端包括从移动采集端和手动采集端中选出的至少一种,移动采集端用于:
使用户进行注册和/或登录,
使用户录入个人信息,
使用户录入的基本疾病症状,
使用户录入个人疾病史、家族疾病史,
使用户录入生活习惯信息,
使用户录入医院诊断结果、血检结果,
使用户录入个人的中医四诊信息,
第一质控模块与采集端连接,第一质控模块包括:
无填充报错子模块,用于在重要的采集问题没有得到回答时及时报错和/或提示填写,
延续性问题自动弹出子模块,用于在对当前问题的回答有追加问题时,自动弹出追加问题,
音频图片粗略质量判断子模块,用于在使用者上传音频和/或图片前实时粗略检测待上传的音频和/或图片是否符合标准,
文字联想自动推荐子模块,用于在文字填写问题中自动推荐可能的词,
文字错误提示纠正子模块,用于在文字词组填写错误时自动提示纠正,
后台控制系统用于衔接数据接口、术语库、云端存储系统、第二质控模块,进行信息交互管理,后台控制系统包括:
用户管理子模块,用于管理参与数据录入的用户信息,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清华大学,未经清华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1001869.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低油脂甘薯脆片的制备方法及甘薯脆片
- 下一篇:一种减震支架
- 数据显示系统、数据中继设备、数据中继方法、数据系统、接收设备和数据读取方法
- 数据记录方法、数据记录装置、数据记录媒体、数据重播方法和数据重播装置
- 数据发送方法、数据发送系统、数据发送装置以及数据结构
- 数据显示系统、数据中继设备、数据中继方法及数据系统
- 数据嵌入装置、数据嵌入方法、数据提取装置及数据提取方法
- 数据管理装置、数据编辑装置、数据阅览装置、数据管理方法、数据编辑方法以及数据阅览方法
- 数据发送和数据接收设备、数据发送和数据接收方法
- 数据发送装置、数据接收装置、数据收发系统、数据发送方法、数据接收方法和数据收发方法
- 数据发送方法、数据再现方法、数据发送装置及数据再现装置
- 数据发送方法、数据再现方法、数据发送装置及数据再现装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