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调光电路、具有此调光电路的调光器及其控制器在审
申请号: | 201911001500.6 | 申请日: | 2019-10-21 |
公开(公告)号: | CN112672461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4-16 |
发明(设计)人: | 周科甫 | 申请(专利权)人: | 东林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5B45/10 | 分类号: | H05B45/10;H05B45/30;H05B45/325;H05B45/37;H05B45/395;H05B45/40 |
代理公司: | 北京科龙寰宇知识产权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11139 | 代理人: | 侯奇慧 |
地址: | 中国台*** | 国省代码: | 台湾;7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调光 电路 具有 调光器 及其 控制器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调光电路、一种调光器以及一种控制器,其中,该调光电路可包含动态负载及控制电压输入端。动态负载的一端可与转换器的输出端的正极及主负载的正极连接,动态负载的另一端可与转换器的输出端的负极及主负载的负极连接,使动态负载可接收转换器的输出电流。控制电压输入端可与控制器连接并接收控制器输出的控制电压。其中,输出电流流经动态负载的第一分支电流可通过控制电压调整,藉此改变输出电流流经主负载的第二分支电流。
技术领域
本发明有关于一种调光电路,特别是一种具有动态负载的调光电路。本发明还涉及包含具有此调光电路的调光器及其控制器。
背景技术
现有的调光器通常是通过转换器对LED灯进行调光,而目前最常用的调光模式包含线性调光模式、脉冲宽度调变(PWM)调光模式以及混合调光模式。
请参阅图1,其为现有调光器的线性调光模式的示意图。如图所示,横轴表示控制命令,而纵轴表示亮度;控制命令可为电压或责任周期等,或此控制命令可为DALI协议的控制命令。线性调光模式在亮度等级为最大亮度的100%至5%之间时能达到较佳的效能。然而,由于线性调光模式在最大亮度小于最大亮度的5%时容易产生频闪的现象;因此,一般而言,线性调光模式的调光下限仅能达到LED灯的最大亮度的1%~5%。
请参阅图2,其为现有调光器的脉冲宽度调变调光模式的示意图。如图所示,横轴表示控制命令,而纵轴表示亮度;控制命令可为电压或责任周期等,或此控制命令可为DALI协议的控制命令。脉冲宽度调变调光模式可通过调整责任周期(如标示于横轴的10%、50%、60%及100%)来改变LED灯的亮度。然而,脉冲宽度调变调光模式容易产生低纹波频闪现象,但其能达到更低调光下限;一般而言,脉冲宽度调变调光模式的调光下限能达到LED灯的最大亮度的0.1%。
请参阅图3,其为现有调光器的混合调光模式的示意图。如图所示,横轴表示控制命令,而纵轴表示亮度;控制命令可为电压或责任周期等,或此控制命令可为DALI协议的控制命令。混合调光模式整合了线性调光模式及脉冲宽度调变调光模式,其在一亮度范围(例如最大亮度的100%~10%)内采用线性调光,而在另一亮度范围(例如最大亮度的10%~0.1%)内采用脉冲宽度调变调光。然而,混合调光模式同时具有线性调光模式及脉冲宽度调变调光模式的优点,但其调光下限也仅能达到LED灯的最大亮度的0.1%。
发明内容
有鉴于上述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本发明的其中一目的就是在于提供一种调光电路、具有此调光电路的调光器及其控制器,以解决现有调光技术的各种限制。
根据本发明的其中一目的,提出一种调光电路,其可包含动态负载及控制电压输入端。动态负载的一端可与转换器的输出端的正极及主负载的正极连接,动态负载的另一端可与转换器的输出端的负极及主负载的负极连接,使动态负载可接收转换器的输出电流。控制电压输入端可与控制器连接并接收控制器输出的控制电压。其中,输出电流流经动态负载的第一分支电流可通过动态负载而被控制电压调整,以改变输出电流流经主负载的第二分支电流。
在一实施例中,动态负载可包含电阻元件及运算放大器,电阻元件的第一端可与转换器的输出端的正极及主负载的正极连接,电阻元件的第二端可与运算放大器的输出端连接,电阻元件的第三端可与运算放大器的反向输入端连接,电阻元件的第四端可与转换器的输出端的负极、主负载的负极及控制电压输入端连接,控制电压输入端可与运算放大器的非反相输入端连接。
在一实施例中,电阻元件可包含金氧半场效晶体管(MOSFET)、双极性接面晶体管、半导体元件(BJT)及电阻中的两种或两种以上。
在一实施例中,动态负载可包含晶体管、电阻及运算放大器,晶体管的汲极可与转换器的输出端的正极及主负载的正极连接,晶体管的闸极可与运算放大器的输出端连接,晶体管的源极可与电阻的一端及运算放大器的反向输入端连接,电阻的另一端可与转换器的输出端的负极、主负载的负极及控制电压输入端连接,控制电压输入端可与运算放大器的非反相输入端连接。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东林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未经东林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1001500.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特效伤湿止痛贴片
- 下一篇:一种解决冷链运输存储适时温度监控的有效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