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基于人脸识别进行网络聊天内容保护的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911001018.2 | 申请日: | 2019-10-21 |
公开(公告)号: | CN110781795A | 公开(公告)日: | 2020-02-11 |
发明(设计)人: | 刁麓弘;邓曼曼;高金颖;郭宁;邢怡怡;滕豫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工业大学 |
主分类号: | G06K9/00 | 分类号: | G06K9/00;G06N3/04;G06N3/08;G06F21/32 |
代理公司: | 11203 北京思海天达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张慧 |
地址: | 100124 ***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人脸特征向量 卷积神经网络 聊天对象 人脸识别 实时监控 网络聊天 摄像头 高安全性 高可靠性 内容保护 人脸数据 人脸图像 身份验证 网络隐私 信息泄露 聊天 身份 | ||
1.基于人脸识别进行网络聊天内容保护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将人脸识别技术应用于网络聊天软件,具体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1.选择聊天对象人脸图像,传送到卷积神经网络中,提取原始人脸特征向量;
步骤2.通过摄像头实时监控聊天对象的人脸数据,传送到同一卷积神经网络中,提取各时刻人脸特征向量;
步骤3.将所获取人脸特征向量与原始人脸特征向量作比较,控制聊天的进行。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人脸识别进行网络聊天内容保护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1中,获取原始人脸特征向量,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1.1.打开聊天窗口,同时选择聊天对象的人脸图像;
步骤1.2.将所述人脸图像转化为灰度格式;
步骤1.3.从所述人脸图像中检测人脸,并提取出人脸数据;
步骤1.4.将所述人脸数据传送到卷积神经网络中,获取原始人脸特征向量,保存在系统中;
所述步骤2中,实时获取人脸特征向量,包括以下步骤:
2.1.摄像头始终保持开启状态;
2.2.每隔几秒,对方摄像头会自动获取此时的人脸图像进行传送;
2.3.将传送来人脸图像设置为灰度格式,检测人脸,并提取出人脸图像;
2.4.将所述人脸图像传送到所述卷积神经网络,提取人脸特征;
所述步骤3中,控制聊天进行,包括以下步骤:
3.1设置人脸特征向量的相似度门槛;
3.2实时对比通过摄像头获取的人脸特征向量与原始人脸特征向量;
3.3当相似度高于相似度门槛时,聊天继续,否则,窗口关闭。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基于人脸识别进行网络聊天内容保护的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步骤1.3和2.3中,提取出的人脸数据包括眼睛,鼻子,嘴等脸部的主要区域,大小为100×100;
所述步骤1.4和2.4中,卷积神经网络是预训练好的网络,包括卷积层,池化层以及全连接层,通过将人脸数据输入网络来获得相应人脸特征向量,具体网络结构如下:
输入层:输入大小为100×100的灰度图像;
C1层:卷积层,该层有4个3×3大小的滤波器,滑动步长为1,填充方式为SAME;S1层:最大池化层,保留C1层中每组特征映射的2×2邻域点中最大值,滑动步长为2;
C2层:卷积层,该层有4个3×3大小的滤波器,滑动步长为1,填充方式为SAME,激活函数为Relu函数。
S2层:最大池化层。保留C2层中每组特征映射的2×2邻域点中最大值,滑动步长为2;
F层:全连接层。该层包含512个神经元,即为所得到的512维人脸特征向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工业大学,未经北京工业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1001018.2/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智能识别的方法及系统
- 下一篇:一种标注方法、装置及电子设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