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海上补给用电驱动钢丝绳防松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911000521.6 | 申请日: | 2019-10-21 |
公开(公告)号: | CN110920811B | 公开(公告)日: | 2021-09-10 |
发明(设计)人: | 韦仕富;吴华强;顾鑫斌;李浩;张涛;关建;徐高明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衡拓实业发展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3B27/08 | 分类号: | B63B27/08;B63B27/18 |
代理公司: | 上海智力专利商标事务所(普通合伙) 31105 | 代理人: | 周涛 |
地址: | 200031 上海***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海上 补给 用电 驱动 钢丝绳 装置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海上补给用电驱动钢丝绳防松装置,包括底座、千斤顶、安装筒体、伸缩机构、随动滑轮、张力滑轮组、补偿滑轮及动力滑轮机构,所述筒体及所述千斤顶均安装于底座上,所述千斤顶位于安装筒体的内部,所述伸缩机构的底部安装于所述千斤顶的顶盘上,所述伸缩机构的顶部连接补偿滑轮,所述补偿滑轮位于安装筒体内腔的上部,所述随动滑轮与所述动力滑动机构设置于安装筒体外壁上相对的两侧,所述张力滑轮组设置于随动滑轮的一侧,所述张力滑轮组安装于随动滑轮与补偿滑轮之间。本发明实现了无液压驱动,缩小了补给系统于实船上占用空间,满足系统总体要求,后续维护也更为方便。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船舶海上补给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海上补给用电驱动钢丝绳防松装置。
背景技术
海上补给是现代海战必须采用的后勤保障手段。如附图1所示,在进行航行横向补给时,需要在同向并行航行两船(补给船1'与接收舰6')之间架设张力索具后通过载货4'小车才能实施补给作业。防松装置在航行横向补给作业中扮演着不可替代的作用,补给作业开始时绞车上的钢丝绳需要以一定张力放出架设形成传送闭环(包括内牵索2'、承重索3'及外牵索5'),补给作业结束时绞车上的钢丝绳也需要以一定张力收回至卷筒上,否则绞车就会出现乱绳及嵌绳现象,同时补给作业过程中伴随着风、浪、流作用及偏航的影响,加之两船吨位不等及船型差别大,两船之间必然产生规律较复杂的相对运动,此时索道上的张力也会出现较大波动,严重影响系统控制精度,进而影响传送设备、物资及人员的安全。
在横向补给作业过程中,舰艇机动性最差,补给时间越长,越容易成为攻击对象,同时,错过稍纵即逝的战机的概率越大。21世纪的海上战场,物资、弹药消耗剧增,且补给物资朝着大型化、重型化方向发展,如何提高补给能力,缩短补给时间是后勤保障的关键,电力海补应运而生,电力海补系统中负载和速度指标要求均大幅提升,此时整个系统对防松装置的作用有更高要求。
目前的防松装置为液压驱动型式,如附图2及图3所示,该型式防松装置由液压马达7'、钢丝绳轮9'、机架8'及液压夹紧装置10'组成,液压马达7'直接驱动钢丝绳轮9'旋转,同时液压夹紧装置10'夹紧钢丝绳轮9'外侧以对轮槽内钢丝绳产生摩擦力,最终达到“防松”目的。该型式防松装置没有张力补偿装置,无法补偿系统张力波动,并且需要单独配备液压泵站,对安装空间、油液、液压管路等均有较高要求,液压维修工作也很繁琐,耗费大量人力物力。更重要的是,电力海补速度和负载指标要求均有大幅提升,张力波动会更加剧烈,液压驱动型式的防松装置已经满足不了电力海补的需求,必须重新配套新型防松装置。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问题,本发明提供一种海上补给用电驱动钢丝绳防松装置,本发明能够实现无液压驱动,缩小了补给系统于实船上占用空间,在补给作业过程中能够补偿钢索上的张力波动,提高系统控制精度,保证补给作业顺利进行。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本发明提供一种海上补给用电驱动钢丝绳防松装置,包括底座、千斤顶、安装筒体、伸缩机构、随动滑轮、张力滑轮组、补偿滑轮及动力滑轮机构,所述筒体及所述千斤顶均安装于所述底座上,所述千斤顶位于所述安装筒体的内部,所述伸缩机构的底部安装于所述千斤顶的顶盘上,所述伸缩机构的顶部连接所述补偿滑轮,所述补偿滑轮位于所述安装筒体内腔的上部,所述随动滑轮与所述动力滑动机构设置于所述安装筒体外壁上相对的两侧,所述张力滑轮组设置于所述随动滑轮的一侧,所述张力滑轮组安装于所述随动滑轮与所述补偿滑轮之间,所述随动滑轮、所述动力滑轮机构与所述安装筒体均通过轴销连接并能够沿所述安装筒体的周向摆动,
所述动力滑轮机构包括驱动电机、减速机、气动离合器、动力滑轮、夹紧气缸及夹紧臂,所述驱动电机的输出端连接所述减速机的输入端,所述减速机的输出端连接所述气动离合器的输入端,所述气动离合器的输出端连接所述动力滑轮,所述夹紧气缸的输出端连接所述夹紧臂,所述夹紧臂位于所述动力滑轮的两侧,
钢丝绳由所述随动滑轮穿入,依次经过所述张力滑轮组与所述补偿滑轮,由所述动力滑动机构穿出。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衡拓实业发展有限公司,未经上海衡拓实业发展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1000521.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