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城市降雨排涝处理系统及其降雨排涝处理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911000269.9 | 申请日: | 2019-10-21 |
公开(公告)号: | CN110670818A | 公开(公告)日: | 2020-01-10 |
发明(设计)人: | 殷富新 | 申请(专利权)人: | 殷富新 |
主分类号: | E04D13/08 | 分类号: | E04D13/08;B01D21/02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15000 江苏省***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排水管 开闭控制组件 污水集水 导流管 分流管 闭合 出水端 导通 雨水 市政污水处理 城市降雨 处理系统 连通设置 内腔通道 向下延伸 自动分离 分段式 进水端 排水口 底端 排涝 连通 楼顶 平行 排放 | ||
1.一种城市降雨排涝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排水管(1)、分流管(2)、污水集水容器(6)、导流管(3)和开闭控制组件(4),所述排水管(1)的顶端连通于楼顶排水口,且所述排水管(1)的底端向下延伸设置,所述导流管(3)平行且间距于排水管(1)设置,且所述排水管(1)通过分流管(2)与排水管(1)连通设置,所述导流管(3)的出水端设置有污水集水容器(6),所述排水管(1)内设置有开闭控制组件(4),且所述开闭控制组件(4)设置于分流管(2)的进水端下方,所述开闭控制组件(4)闭合或导通排水管(1)的内腔通道;通过所述开闭控制组件(4)闭合或导通排水管(2)的状态将雨水分段式分别向所述污水集水容器(6)或排水管(1)出水端排放。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城市降雨排涝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污水集水容器(6)内设置有浮动控制组件(5),所述浮动控制组件(5)随所述污水集水容器(6)内腔液面高度而上浮或下降,且所述浮动控制组件(5)控制所述开闭控制组件(4)的闭合或导通。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城市降雨排涝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开闭控制组件(4)包括开合翻板(14)、牵引绳(10)和复位件(15),所述开合翻板(14)与排水管(1)的内腔形状匹配设置,所述开合翻板(14)横置在排水管(1)内,且所述开合翻板(14)铰接设置在排水管(1)的内壁上,所述开合翻板(14)在竖向面内转动设置,所述牵引绳(10)的一端间距于开合翻板(14)的铰接轴线设置在开合翻板(14)上,且所述牵引绳(10)的另一端穿过分流管(2)后连接于浮动控制组件(5)上,所述复位件(15)设置于开合翻板(14)与排水管(1)的内壁之间,且所述复位件(15)复位开合翻板(14)。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城市降雨排涝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固定板(17)和合页铰接件(16),所述开合翻板(14)与固定板(17)拼合构成圆形板体结构,且所述开合翻板(14)与固定板(17)的分隔线平行间距于径向线,所述固定板(17)固定于排水管(1)的内壁上,所述开合翻板(14)的直棱边通过合页铰接件(16)铰接设置在固定板(17)上,且所述合页铰接件(16)位于开合翻板的底面,所述开合翻板(14)与固定板(17)的直棱壁形成自限位部(18)。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城市降雨排涝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浮动控制组件(5)包括浮板(11)和配重块(13),所述配重块(13)设置在浮板(11)上,且所述浮板(11)与牵引绳(10)远离于开闭控制组件(4)的一端连接;在浮板(11)下沉状态下,所述牵引绳(10)提拉开合翻板(14)向上翻转封闭排水管(1)的内腔通道;所述浮板(11)上浮状态下,所述牵引(10)松弛,且开合翻板(14)向下翻转复位,所述排水管(1)的内腔通道导通。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城市降雨排涝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污水集水容器(6)为管体结构,且所述污水集水容器间距套设在导流管(3)的外侧,所述污水集水容器(6)的底端与导流管(3)的底端间距设置,所述浮板(1)上贯通开设有穿孔,所述导流管(3)活动穿设在所述穿孔(13)内,在浮板(11)下沉且排水管(1)的内腔闭合状态下,所述导流管(3)的出水口位于浮板(11)的下方。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城市降雨排涝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污水集水容器(6)的底壁包含自动排污组件(7),所述自动排污组件(7)排出所述污水集水容器(6)内的沉淀物;所述自动排水组件(7)包括翻转密封板(8)和驱动机构(20),所述污水集水容器(6)的底壁上开设有排污口,所述翻转密封板(8)对应铰接设置在所述排污口内,且所述翻转密封板(8)相对于排污口翻转开合设置,所述驱动机构(20)驱动翻转密封板(8)绕铰接轴线转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殷富新,未经殷富新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1000269.9/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建筑排水管防盗装置
- 下一篇:太阳能式变电站机房刮雪屋檐和防雪变电站机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