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回弹装置和农机用作业机具提升装置在审
| 申请号: | 201910999671.6 | 申请日: | 2019-10-21 |
| 公开(公告)号: | CN112640607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4-13 |
| 发明(设计)人: | 侯跃军;程昕;吴迪;姚远 | 申请(专利权)人: | 丰疆智能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A01B63/00 | 分类号: | A01B63/00 |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 地址: | 431100 湖北省襄阳***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回弹 装置 农机 用作 机具 提升 | ||
1.一回弹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一壳体,其中所述壳体具有一第一腔体;
一往复按压部件,其中所述往复按压部件被活动安装在所述壳体的所述第一腔体内;以及
一弹性部件,其中所述弹性部件被设置于所述壳体的所述第一腔体内,并且所述弹性部件位于所述往复按压部件与所述壳体之间,以允许所述弹性部件随着所述往复按压部件的运动而被动发生形变。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回弹装置,其中所述壳体具有一连通通道,所述壳体的所述第一腔体被所述往复按压部件分隔而形成两个第一子腔体,其中所述壳体的所述连通通道与其中一个所述第一子腔体连通。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回弹装置,其中所述往复按压部件为面板状结构。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回弹装置,其中所述往复按压部件上具有贯通孔,所述贯通孔穿设一穿固部件,所述穿固部件对所述贯通孔实现密封。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回弹装置,其中所述弹性部件与所述往复按压部件相互靠近的一端彼此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回弹装置,其中所述弹性部件的形变方向与所述往复按压部件的运动方向一致。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回弹装置,其中所述往复按压部件的外周边紧贴所述壳体的内壁。
8.一农机用作业机具提升装置,用于提升一作业机具,其特征在于,包括:
一壳体,其中所述壳体具有一第一腔体;
一往复按压部件,其中所述往复按压部件被活动安装在所述壳体的所述第一腔体内;
一弹性部件,其中所述弹性部件被设置于所述壳体的所述第一腔体内,并且所述弹性部件位于所述往复按压部件与所述壳体内壁之间,以允许所述弹性部件随着所述往复按压部件的运动而被挤压发生压缩形变;当推动所述往复按压部件的外力减小或消失,所述弹性部件恢复形变被拉长,并带动所述往复按压部件移动;
一活塞杆,其中所述活塞杆与所述作业机具连接,以允许所述活塞杆移动而带动所述作业机具移动;以及
一活塞杆控制组件,其中所述活塞杆控制组件与所述活塞杆连接,并且所述活塞杆控制组件被可驱动地连接于所述往复按压部件,其中,所述活塞杆控制组件在所述往复按压部件推动下能够带动所述活塞杆移动。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农机用作业机具提升装置,其中所述壳体具有一连通通道,所述壳体的所述第一腔体被所述往复按压部件分隔而形成两个第一子腔体,其中所述壳体的所述连通通道与其中一个所述第一子腔体连通。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农机用作业机具提升装置,其中所述活塞杆控制组件进一步包括:
一分隔部件;
一管道;以及
一缸体,其中所述缸体具有一第二腔体,所述分隔部件被设置于所述缸体的所述第二腔体,以使所述缸体的所述第二腔体被所述分隔部件分隔为两个第二子腔体,其中一个所述第二子腔体通过所述管道与连通于所述壳体的所述连通通道的所述第一子腔体连通;其中通过控制所述壳体的连通于所述连通通道的所述第一子腔体内的液压油油量,从而控制所述缸体的所述第二子腔体的液压油油量以控制所述分隔部件在所述缸体的所述第二腔体内移动,其中所述活塞杆被连接于所述分隔部件,所述活塞杆随着所述分隔部件移动而移动。
11.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农机用作业机具提升装置,其中所述活塞杆与所述作业机具之间连接一作业机具连接部件。
12.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农机用作业机具提升装置,进一步包括:
一信息采集组件,实时采集跟连通于所述连通通道的所述第一子腔体相连通的第二子腔体的实际内部压力;和
一控制单元,与所述信息采集组件通讯连接,所述控制单元接收所述压力传感器实时采集跟连通于所述连通通道的所述第一子腔体相连通的第二子腔体的内部压力。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丰疆智能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未经丰疆智能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999671.6/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锂离子电池的补锂方法
- 下一篇:一种超轻超强的铝基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