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肉桂蒸油剩余物的提取物分离制备方法及其用途在审

专利信息
申请号: 201910997877.5 申请日: 2019-10-18
公开(公告)号: CN110664865A 公开(公告)日: 2020-01-10
发明(设计)人: 程贤;毕良武;曾维星;赵振东;陈玉湘 申请(专利权)人: 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林产化学工业研究所
主分类号: A61K36/54 分类号: A61K36/54;A61P39/06;A23L33/105
代理公司: 暂无信息 代理人: 暂无信息
地址: 210042 *** 国省代码: 江苏;32
权利要求书: 查看更多 说明书: 查看更多
摘要:
搜索关键词: 有效物质 大孔吸附树脂富集 超声波辅助提取 制备抗氧化药物 抗氧化活性 食品添加剂 分离技术 抗氧化 剩余物 提取物 肉桂 制备 保健品 应用
【说明书】:

本发明涉及从肉桂蒸油剩余物中分离得到具备抗氧化活性的有效物质群的制备方法,以及该提取物在制备抗氧化药物、保健品、食品添加剂中的应用,具体为采用超声波辅助提取结合大孔吸附树脂富集的分离技术获得有效物质群,用于抗氧化及清除DPPH、OH自由基。

技术领域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具有抗氧化活性的提取物,属于天然产物开发领域。

背景技术

氧化与人类健康密切相关,氧化作用是诱发组织器官损伤和病变的重要原因之一,人类的许多重大疾病如:动脉粥样硬化、糖尿病、癌症等均与机体氧化损伤有关。抗氧化剂通过清除活性氧或阻止活性氧的生成实现对氧化过程的抑制作用,因此抗氧化剂在医药、食品等领域都起着重要作用。人工合成的抗氧化剂如:2,6-二叔丁基对甲酚(BHT)、叔丁基对羟基茴醚(BHA)、没食子酸丙酯(PG)等普遍具有一定的毒性和致畸作用。因此,对于成分明确、质量可控及安全高效的天然抗氧化物在研制抗氧化剂方面,具有诱人的市场前景和开发价值。

肉桂(Cinnamomum cassia Presl)是樟科樟属乔木,为我国南方亚热带地区的主要经济林品种之一,主要分布于我国的广东、广西等省区,此外,东南亚的越南/斯里兰卡/印尼、南亚的印度及非洲某些地区也有分布。肉桂作为一种常见的中药材,其主要活性成分为肉桂油。除此以外,精油提取后的剩余物中含有大量的多酚和黄酮,多酚类成分包括儿茶素、原儿茶酸、羟基查尔酮、原花青素等。黄酮类成分包括槲皮素、山柰酚、香豆素等。研究表明肉桂中的多酚和黄酮类成分具有抗菌、抗氧化、抗肿瘤等作用,是天然抗氧化剂的重要来源。然而,精油提取后的肉桂剩余物并没有得到充分的利用。中国专利文献CN103372056 A、CN102872195A、CN102274244 A公布了肉桂多酚提取物的制备方法及其用途,上述专利均以肉桂皮为原料,以肉桂多酚为目标产物。研究发现肉桂黄酮成分能有效抑制6-羟基多巴胺诱导的PC12细胞损伤(帕金森模型),其作用机制在于肉桂黄酮中含有的多个酚羟基具有较高的还原性,因此能有效抑制细胞膜脂质氧化。为了同时开发肉桂中的多酚和黄酮类物质,并且充分利用精油提取后的肉桂剩余物,我们采用超声波辅助提取结合大孔树脂柱分离方法从肉桂蒸油剩余物中分离制备出了具备抗氧化活性的有效物质,迄今为止尚未发现有关该有效物质的分离制备及其抗氧化活性的文献报道。

发明内容

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如何利用超声波辅助提取结合大孔树脂柱分离技术获得肉桂剩余物的提取物抗氧化部位以及研究其在制备抗氧化剂中的应用。

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还包括研究肉桂蒸油剩余物的抗氧化提取物可供工业化生产的制备方法及组成,因为在天然提取物中主要化学成分清楚明确,有利于工业化生产中进行质量控制,从根本上保证产品质量的稳定性。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现提供技术方法如下:

本发明所提供的肉桂蒸油剩余物的抗氧化提取物,按质量百分比计,含有总黄酮和总多酚之和大于21.10%

进一步,本发明所提供的抗氧化提取物,含有肉桂黄酮18.50%~53.93%、肉桂多酚2.60%~28.16%。

进一步,肉桂黄酮和肉桂多酚以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

本发明所提供的肉桂蒸油剩余物的抗氧化提取物,可单独或与其它提取物组配,用于制备天然抗氧化剂。

进一步,本发明所提供的肉桂蒸油剩余物的抗氧化提取物,可与药学上可接受的载体混合,用于制备有助于抗氧化的食品添加剂,用于制备有助于抗氧化的保健品、药物。

本发明肉桂蒸油剩余物的抗氧化提取物可以作为活性部位与其它天然提取物/有效部位或相关化学合成药物与药学上可接受的赋型剂或辅料一起用于制备药物组合物,该药物组合物可采用制剂学的常规方法制备成各种剂型,如胶囊、片剂、丸剂、口服液、颗粒剂、酊剂、缓释剂等。

本发明所提供的肉桂蒸油剩余物的抗氧化提取物,可以用精油提取后的肉桂皮剩余物作为原料。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林产化学工业研究所,未经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林产化学工业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997877.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专利文献下载

说明:

1、专利原文基于中国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说明书;

2、支持发明专利 、实用新型专利、外观设计专利(升级中);

3、专利数据每周两次同步更新,支持Adobe PDF格式;

4、内容包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流程工艺图技术构造图

5、已全新升级为极速版,下载速度显著提升!欢迎使用!

请您登陆后,进行下载,点击【登陆】 【注册】

关于我们 寻求报道 投稿须知 广告合作 版权声明 网站地图 友情链接 企业标识 联系我们

钻瓜专利网在线咨询

周一至周五 9:00-18:00

咨询在线客服咨询在线客服
tel code back_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