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基于运动蛋白的基因转运速度控制装置的制造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910996484.2 | 申请日: | 2019-10-19 |
公开(公告)号: | CN110669660B | 公开(公告)日: | 2023-03-24 |
发明(设计)人: | 陈昌;胡春瑞;豆传国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新微技术研发中心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12M1/36 | 分类号: | C12M1/36;C12M1/40;C12M1/34;G01N33/487 |
代理公司: | 苏州国卓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2331 | 代理人: | 明志会 |
地址: | 201800 上***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基于 运动 蛋白 基因 转运 速度 控制 装置 制造 方法 | ||
本发明提供一种基于运动蛋白的基因转运速度控制装置的制造方法,包括步骤:i)、形成具有多聚阴离子尾的运动蛋白;ii)、提供纳米孔装置,包括壳体、流体腔密封层、柔性基底纳米孔结构、流体腔基座;柔性基底纳米孔结构包括金属层,以缩小纳米孔尺寸至1~100nm;运动蛋白稳定于纳米孔中;运动蛋白通过金属‑硫键锚定于纳米孔中,以使待检测基因链通过纳米孔的转运速度至少慢于0.1ms每碱基对。本发明使用点击化学方法将运动蛋白锚定在纳米孔中,以使待检测基因链通过纳米孔的转运速度至少慢于0.1ms/每碱基对,再调整温度与pH可以有效地控制基因链的转运速度,可将待检测基因链通过纳米孔51的转运速度进一步降低至数十甚至数百毫秒量级,从而提高光谱检测的灵敏度。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基因测序领域和生物分子传感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基于运动蛋白的基因转运 速度控制装置的制造方法。
背景技术
遗传信息的测量对生命科学和医学领域具有革命性的推动作用。未来精准医疗与个性化 医疗需求成本更低、速度更快、精度更高以及读长更长的新型测序技术。
新一代单分子实时测序技术解决了读长更长和速度更快的需求;最近飞速发展的生物纳 米孔测序技术进一步解决了成本更低的需求。生物纳米孔测序技术不需要准备大量的样品, 样品制备过程不需要耗费生物与化学试剂,大大降低了测序成本,也节省了DNA克隆和扩 增的时间,节约了时间成本。英国Oxford Nanopore Technologies(ONT)公司发布第一款商 用生物纳米孔测序仪MinION,具有手掌大小的体积,便携性非常好,极大地拓展了测序仪 的应用场景。比如MinION被用于非洲地区的埃博拉病毒的快速检测和鉴定工作,被美国国 家航空航天局用于太空中的测序工作。
然而,目前的生物纳米孔镶嵌在脂双层膜上,对环境敏感(pH,温度,盐浓度等),稳定性和耐用性比较差,使用寿命有限;另外,生物纳米孔一般只能采用离子阻断电流的检测机制,需要特制低噪电流放大电路达到足够的灵敏度,使测序单元的大规模矩阵化集成具有 非常大的挑战性。
为克服生物纳米孔的缺点,具有良好稳定性、耐用性,适合大规模批量生产,容易与光 电检测集成的固态纳米孔被广泛研究。目前的固态纳米孔技术主要也是通过测量离子阻断电 流来实现测序,但其面临诸多挑战:首先,DNA链在纳米孔中的转运行为不易控制,碱基的 朝向不受控制,具有很大的随机性,DNA移动速度太快(0.1~1μs/bp);DNA与纳米孔表面发 生非特异性结合,形成二级或三级结构,阻塞纳米孔,限制DNA链的正常转运行为;在传 统的生物和固态纳米孔检测技术中,一般使用离子阻断电流来分辨不同的碱基序列,然而电 流检测技术具有一个本质的局限性:纳米孔周围的电场会向两侧延伸,导致纳米孔有效长度 延长,限制了检测分辨率。这些问题都严重限制了固态纳米孔测序技术的成功实现。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提出下面几项技术方案,以实现方便快捷准确的纳米孔测序: 新型柔性基底固态纳米孔制备技术;模块化的纳米孔装置实时快速组装模式;使用运动蛋白 有效地控制DNA或RNA在固态纳米孔中的转运速度;将光谱测量技术结合至固态纳米孔测 量中,提高序列测量的准确度。
发明内容
鉴于以上所述现有技术的缺点,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基于运动蛋白的DNA转运速度 控制装置,用于解决固态纳米孔存在的几个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及其他相关目的,本发明提供一种基于运动蛋白的基因转运速度控制装 置,包括运动蛋白、壳体、流体腔密封层、柔性基底纳米孔结构、流体腔基座、电源、第一 电极和第二电极,
所述第一电极和所述第二电极分别与所述电源的两极相连接;
所述柔性基底纳米孔结构包括柔性基底、孔基底和纳米孔结构,所述纳米孔结构包括纳 米孔腔、纳米孔;所述纳米孔腔贯穿所述孔基底,所述纳米孔是所述纳米孔腔的一端开口, 所述纳米孔腔呈非线性缩小腔体或线性缩小腔体向所述纳米孔延伸;
所述纳米孔结构还包括: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新微技术研发中心有限公司,未经上海新微技术研发中心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996484.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枸杞酵素料液接种罐
- 下一篇:一种数字PCR液滴形成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