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建立物品特征影像关联识别码进行识别验真防伪的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910996310.6 | 申请日: | 2019-10-18 |
公开(公告)号: | CN110781789A | 公开(公告)日: | 2020-02-11 |
发明(设计)人: | 不公告发明人 | 申请(专利权)人: | 云南程秀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6K9/00 | 分类号: | G06K9/00;G06K19/06;G06Q30/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650221 云南省昆明市五华区学府路*** | 国省代码: | 云南;5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物品特征 影像 识别码 流通环节 纺织物 防伪 粘贴 普洱茶 纹路 影像识别系统 五角星 关联识别码 物品包装纸 丝线 查询结果 辅助手段 关联关系 卷烟烟支 流通渠道 随机图案 特征属性 物品包装 物品流通 纤维分布 样本影像 药丸 折叠 水印 酒瓶 蜡壳 滤棒 喷绘 皮具 贴纸 绘图 摄像 卷烟 印章 图案 角色 人民币 赋予 摄影 发现 | ||
建立物品特征影像关联识别码进行识别验真防伪的方法,发现和或建立物品的特征,如美元纤维分布、人民币五角星水印、普洱茶等物品包装纸折叠和贴纸、药丸的蜡壳和所盖的印章、纺织物加入特殊丝线、皮具或纺织物内部的图案、酒瓶纹路或粘贴随机图案、对物品包装内部粘贴或喷绘或涂绘图案、有标识卷烟烟支排列、卷烟不同滤棒排列、各种其它特征。对物品特征进行摄影摄像作为物品的特征属性参照样本影像,并为该物品赋予识别码,定义影像与识别码之间的关联关系。使用识别码向影像识别系统提交或得到物品特征影像,物品影像经识别给出查询结果,实现验真防伪。在物品不同流通环节建立不同阶段的物品特征影像,参与物品流通的不同角色在各自流通环节使用本方法实现流通渠道验真作为物品验真的辅助手段。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验真、防伪方法及发现和建立物品特征影像,关联识别码(二维码),影像传输、影像处理、影像识别,验真、防伪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建立物品特征影像关联识别码进行识别验真防伪的方法。
背景技术
首先需要明确理论上讲只要是人制造的物品,就能再被造出来,所以当前的验真防伪很难杜绝一比一仿制,验真防伪的主要目的是通过抬高批量仿制的成本减少伪造的可能。另外可行的方式是除了验真物品还验真物品流通渠道,这也是提高批量仿制成本的方法。
现有验真防伪方法:基于物品特征的验真防伪方法:使用明显区别于其他类别或个体的特征如钞票的水印、人的面部与指纹、虹膜等特征识别,使用其特征作为类别或个体验真防伪方法;对于已有特征不易识别的就增加特征,如名酒瓶的一次性帽套防伪,如激光等手段打标记防伪;钞票则采用防伪技术增加多种可识别特征进行防伪。这些特征是以技术为门槛建立的类或个体特征,类特征用于一类物品如钞票、名酒瓶帽套,个体特征用于区分个体如人。
基于识别码的验真防伪方法:其实质是将码作为物品的附加特征,利用识别码(如二维码)技术查询便利的属性,辅助验真防伪。根据不同的物品,码与物品一体或者分离,一体方式可采用喷码或者预印方式,多数采用拆开物品外包装可见方式;分离方式则与物品采用一次性连接方式交付,如一次性胶粘或者一次性连线,用涂层遮盖,用户接受商品时刮开检视查询,如大闸蟹、衣物的防伪证书。
以上两种方式结合的验真防伪方法:如人脸识别验真,是基于人脸的物理特征:采集面部影像,关联人的识别码(证件ID)与可靠的参照样比对,依靠影像识别技术进行识别实现验真防伪。
现有验真防伪方法的不足:
特征属性决定验真技术深度、广度和精度,特征属性的不确定性使得验真属性难求,潜在的可批量仿制性则影响验真效果,难于达到防止批量仿制的目的;
以钞票为例,所附加的特征依靠高科技提高仿制门槛,成本高,被批量仿制的风险也高,所以钞票要使用多重防伪技术降低被仿制风险并经常更替;
名酒一次性帽套仍然面临原瓶原帽“摘帽”酒等问题,其它物品也同样存在被“移花接木”的担忧,香烟、名贵药、普洱茶、名表、首饰等都存在现有包装被批量仿制的风险;
激光等打的标记肉眼识别较为困难;
识别码仅是形式上与物品相关,最难做到的是码与物真正的一对一关联,只要关联关系不够紧密,在查询识别码仅仅是验证识别码本身的情况下,就给批量仿制留下空间,最可能的负面情况是批量出现码真物不真的情况,使防伪码沦为助伪工具。
实际应用中,为了提升验真防伪效果,常见两种方法共用于一个物品防伪。实例如某种名酒既使用了一次性帽套等多种特征验真防伪,又使用了基于识别码的防伪证书验真防伪,但是两种方法共同使用并没有实现物品个体(各瓶酒)的差异性,所以制伪手段仍有针对性地批量制伪的条件。深层次剖析后可以发现,该名酒所选取的物品特征是该类物品的共有特征,而非此物品中每个个体所具有的独特特征,大类特征实际上加大了防伪风险,一旦被攻破,批量造假涉及面非常广,难于补救。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云南程秀科技有限公司,未经云南程秀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996310.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