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低温脱硝喷射系统在审
申请号: | 201910996204.8 | 申请日: | 2019-10-18 |
公开(公告)号: | CN110585876A | 公开(公告)日: | 2019-12-20 |
发明(设计)人: | 刘源;张超;李强;郭斌;陈建英;李庆芝;李锦华 | 申请(专利权)人: | 西安热工研究院有限公司;西安西热锅炉环保工程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01D53/76 | 分类号: | B01D53/76;B01D53/56 |
代理公司: | 61200 西安通大专利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 代理人: | 房鑫 |
地址: | 710032 陕*** | 国省代码: | 陕西;6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转动套筒 喷嘴 分支气路 固定杆 扰流装置 主气路 可动 低温脱硝 活动套接 喷射系统 烟道 喷口 外壁 正对 臭氧 叶片 喷射 侧面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低温脱硝喷射系统,布置于烟道内,包括主气路管及若干分支气路管,各分支气路管均与主气路管相连通,各分支气路管上均设置有喷嘴;喷嘴上设置有可动扰流装置,其中,所述可动扰流装置包括固定杆、转动套筒及固定于转动套筒上的若干叶片,其中,固定杆的一端固定于喷嘴的外壁上,转动套筒活动套接于固定杆另一端的侧面上,其中,转动套筒正对喷嘴的喷口,该系统的喷射阻力小、混合均匀,同时臭氧耗量小。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低温脱硝技术领域,涉及一种低温脱硝喷射系统。
背景技术
随着《煤电节能减排升级与改造行动计划(2014—2020年)》的实施以及各地方政府对于超低排放要求的提出,燃煤机组烟囱入口NOX排放须达到≤50mg/m3,目前常用的脱硝方式有SCR、SNCR、活性炭吸附法以及臭氧脱硝等。
臭氧脱硝以其反应选择性高、速度快,无需对烟气加热、不产生二次污染且投资运行费用低等特点,在小机组锅炉及大机组全负荷脱硝方面有着很大的优势。为了提高脱硝效率就必须使臭氧与烟气中的NOX充分混合,避免烟气短路现象发生,目前已有的臭氧喷射装置一般采用烟气混合器或静态扩散扰流方式来实现此目的,烟气混合器缺点在于阻力大,静态扩散扰流方式缺点在于灵活性较差,工况变化后会影响混合的均匀性。
因此,如何提供一种阻力小、混合均匀的喷射系统,同时降低臭氧耗量,是目前亟需解决的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克服上述现有技术的缺点,提供了一种低温脱硝喷射系统,该系统的喷射阻力小、混合均匀,同时臭氧耗量小。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所述的低温脱硝喷射系统,布置于烟道内,包括主气路管及若干分支气路管,各分支气路管均与主气路管相连通,各分支气路管上均设置有喷嘴;
喷嘴上设置有可动扰流装置,其中,所述可动扰流装置包括固定杆、转动套筒及固定于转动套筒上的若干叶片,其中,固定杆的一端固定于喷嘴的外壁上,转动套筒活动套接于固定杆另一端的侧面上,其中,转动套筒正对喷嘴的喷口。
沿喷嘴的喷口指向转动套筒的方向,转动套筒外壁的横截面尺寸逐渐增大。
转动套筒的横截面为圆环形结构。
转动套筒与固定杆之间设置有轴承。
在工作时,喷嘴喷出的臭氧气体撞击到叶片上,带动转动套筒转动,臭氧气体在叶片的导流作用及离心力作用下向四周扩散,其中,扩散角度为120°-145°。
同一分支气路管上,沿远离主气路管的方向,各喷嘴的横截面尺寸逐渐变小。
相邻分支气路管之间的间距小于等于1000mm。
同一分支气路管上相邻喷嘴之间的间距小于等于800mm。
主气路管及分支气路管的迎风面上设置有防磨损层。
本发明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本发明所述的低温脱硝喷射系统在具体操作时,喷嘴喷出的臭氧气体撞击到叶片上,带动转动套筒转动,臭氧气体在叶片的导流作用及离心力作用下向四周扩散,从而使得臭氧均匀的喷入烟道,以实现烟气与臭氧的均匀混合,达到高效脱硝的目的,喷射的阻力较小,臭氧耗量较低,结构简单,操作方便,实用性极强。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中喷嘴5的安装位置图;
图3为喷嘴5与可动扰流装置6的结构示意图。
其中,1为烟道、2为主气路管、3为分支气路管、4为固定装置、5为喷嘴、6为可动扰流装置、7为固定杆、8为转动套筒、9为叶片。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西安热工研究院有限公司;西安西热锅炉环保工程有限公司,未经西安热工研究院有限公司;西安西热锅炉环保工程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996204.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高效锅炉除尘脱硫脱硝装置
- 下一篇:一种船舶废气脱硫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