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肠鸣音和腹腔压力的实时监护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1910996108.3 | 申请日: | 2019-10-18 |
公开(公告)号: | CN110638482B | 公开(公告)日: | 2022-10-21 |
发明(设计)人: | 冷玉鑫;阳建宏;么改琦;黎敏;李超;陆旭;张国浩;吴小龙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大学第三医院(北京大学第三临床医学院);北京科技大学 |
主分类号: | A61B7/02 | 分类号: | A61B7/02;A61B5/03;A61B5/20 |
代理公司: | 北京维澳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11252 | 代理人: | 金海;吴兰柱 |
地址: | 100191 ***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肠鸣音 腹腔 压力 实时 监护 系统 | ||
本发明提供一种肠鸣音和腹腔压力的实时监护系统,该系统包括:第一采集模块、第二采集模块和运算处理模块。运算处理模块分别与第一采集模块和第二采集模块信号连接,第一采集模块用于采集患者的肠鸣音,并将肠鸣音转化为第一电信号;第二采集模块用于采集患者的膀胱压力,并将所述膀胱压力转化为第二电信号。运算处理模块根据所述第一电信号和所述第二电信号实时得到肠鸣音信号和腹腔压力信号,并对所述肠鸣音信号和所述腹腔压力信号进行数据处理,以形成所述肠鸣音信号和所述腹腔压力信号基于时间片段的关联波形,进而根据所述关联波形获取肠鸣音和腹腔压力的病理特征,以判断患者的诊断结果。本发明能为早期AGI诊断提供有效的客观指标。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医疗器械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肠鸣音和腹腔压力的实时监护系统。
背景技术
急性肠胃功能损伤(Acute Gastrointestinal Injury,AGI)是继发于创伤、烧伤、休克等急危重症的非特异性胃肠道粘膜屏障损伤。在重症病房其发病率可高达60%,病死率可高达70%,被称作是肠源性脓毒症的开关,决定重症患者预后。但AGI的早期诊断困难,缺乏客观指标,至病人症状明显时通常已发展到胃肠功能衰竭的阶段。因此,建立AGI早期诊断方法对改善重症患者预后具有重要意义。
根据2012年欧洲重症监护医学会(ESICM)的AGI诊断标准可知,除恶心、呕吐、反流及肠内营养不耐受等非特异性临床表现外,肠鸣音减弱或消失及腹腔压力的升高是I-IV级AGI的核心体征和辅助检查指标。有效监测肠鸣音和腹腔压力将是早期诊断AGI的关键。但在实际临床诊治实践中,重症病患肠鸣音和腹压监测存在以下问题:①肠鸣音数据采集存在主观性;②两项指标以独立、离线、间断、人工采集的方式进行,不易临床标准化;③作为AGI诊断的核心指标,尚未实现二者实时、同步、关联分析。这些都是临床导致AGI漏诊率高的原因。目前,虽然已经有不少肠鸣音和腹压监测的相关专利和研究工作,例如:专利CN108514428A公开的一种肠鸣音采集装置,能够长时间采集对象的肠鸣音信号;专利CN109199390A公开的一种胸廓和腹腔压力监测系统,能够对腹腔压力进行监测。但这些系统都是单独针对肠鸣音或腹压的采集系统,缺少集成化、一体化的两个物理量多通道的同步采集功能。另外,由于肠鸣音信号静默期较长且具有明显的非周期性,目前的肠鸣音采集和监测系统,如专利CN104305961B公开的一种肠鸣音监测识别系统,主要通过与事先建立的特征库匹配进行肠鸣音状态的诊断,不具备肠鸣音信号的实时分割与特征提取功能,无法实现与腹压信号的关联分析。因此,通过现有肠鸣音监测仪器和腹压监测仪器的简单组合,不仅设备体积大、成本高,而且无法实现肠鸣音与腹压信号的同步关联分析,难以为早期AGI诊断提供有效的客观指标。
发明内容
针对临床实践中,对重症患者无法实时同步监测肠鸣音和腹腔压力信号的现状,本发明提供了一种肠鸣音和腹腔压力的实时监护系统,解决现有设备不具备肠鸣音和腹压信号的关联分析的问题。本发明能实现肠鸣音信号的自动分割与特征提取,并与腹压信号形成关联分析指标,为早期AGI诊断提供有效的客观指标。
为实现以上目的,本发明提供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肠鸣音和腹腔压力的实时监护系统,包括:第一采集模块、第二采集模块和运算处理模块;
所述运算处理模块分别与所述第一采集模块和第二采集模块信号连接,所述第一采集模块用于采集患者的肠鸣音,并将所述肠鸣音转化为第一电信号;所述第二采集模块用于采集患者的膀胱压力,并将所述膀胱压力转化为第二电信号;
所述运算处理模块根据所述第一电信号和所述第二电信号实时得到肠鸣音信号和腹腔压力信号,并对所述肠鸣音信号和所述腹腔压力信号进行数据处理,以形成所述肠鸣音信号和所述腹腔压力信号基于时间片段的关联波形,进而根据所述关联波形获取肠鸣音和腹腔压力的病理特征,以判断患者的诊断结果。
优选的,还包括:无线传输模块和上位机;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大学第三医院(北京大学第三临床医学院);北京科技大学,未经北京大学第三医院(北京大学第三临床医学院);北京科技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996108.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钡餐造影辅助装置
- 下一篇:一种超声医学耦合剂自动化涂抹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