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色棉水刺无纺布的制备方法及其制品在审
申请号: | 201910995035.6 | 申请日: | 2019-10-18 |
公开(公告)号: | CN110699848A | 公开(公告)日: | 2020-01-17 |
发明(设计)人: | 李建全;方修元;唐黛;石婷婷 | 申请(专利权)人: | 深圳全棉时代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D04H1/4266 | 分类号: | D04H1/4266;D04H1/492;D06B3/02;D06L4/13;D06L4/12;D06P1/38;D06P1/673;D06P3/66 |
代理公司: | 44599 深圳市深可信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万永泉 |
地址: | 518000 广东省***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染色棉纤维 水刺无纺布 色棉 漂白 制备 染色 烘干 梳理 制备和应用 布面效果 高压水帘 固色处理 原棉纤维 单纤维 固色剂 棉纤维 染色缸 脱水并 成丝 放入 铺网 牵伸 收卷 水刺 丝饼 布料 装入 制作 | ||
本发明涉及布料的制备和应用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色棉水刺无纺布的制备方法及其制品,其中,一种色棉水刺无纺布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制备步骤:步骤一、将原棉纤维制作成丝饼后放入漂白缸内漂白;步骤二、将漂白后的丝饼装入染色缸内进行染色;步骤三、向染色后的棉纤维添加固色剂进行固色处理,然后脱水并烘干,制得染色棉纤维;步骤四、对所述染色棉纤维进行梳理,使染色棉纤维成为单纤维状态;步骤五、将梳理后的染色棉纤维进行铺网形成染色棉纤维网,然后对染色棉纤维网进行牵伸处理;步骤六、通过高压水帘对染色棉纤维网进行水刺,最后将染色棉纤维网烘干并收卷,制得色棉水刺无纺布,制得的色棉水刺无纺布的布面效果好且强度高。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布料的制备和应用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色棉水刺无纺布的制备方法及其制品。
背景技术
现有的用于制作毛巾的布料一般是由传统的纺纱制造工艺制成,其存在制作工艺复杂、生产效率低、加工成本高且耗材大等问题,而采用这类布料制成的毛巾一般较厚重且毛巾的毛绒间隙较多,导致毛巾湿水后不易晾干而容易滋生细菌、产生异味,且毛绒间隙上还容易沉积水垢,使毛巾越洗越硬,不适用于敏感肌肤使用。
由于无纺布相较于纺织布料具有质轻、透气的优点,因此现有部分毛巾采用无纺布制备毛巾,但是由于全棉无纺布本身的颜色单一,有其他色彩需求时需要对无纺布进行染色整理和水洗处理,染整工艺处理后的无纺布的布面效果差及布面强力下降,而水洗易造成无纺布毛巾起毛掉絮,不符合产品质量要求。
发明内容
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发明的第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色棉水刺无纺布的制备方法,制得的色棉水刺无纺布的布面效果好且强度高,制备工艺简单,生产效率高,生产成本低。
本发明的第二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色棉水刺无纺布制品,该布料制品具有高吸水性,高布面强度,且容易晾干的优点。
本发明的第一目的是通过下述技术方案实现的:
一种色棉水刺无纺布的制备方法,其包括如下制备步骤:
步骤一、将原棉纤维制作成丝饼后放入漂白缸内,按1:3-4的浴比控制漂白缸内的原棉纤维与水的量,然后加入漂白剂漂白,所述漂白剂与丝饼的重量比为1-5:100;
步骤二、将漂白后的丝饼装入染色缸内,按1:3-4的浴比控制染色缸内的棉纤维与水的量,然后加入染色剂对棉纤维进行染色,所述染色剂与丝饼的重量比为3-4:100;
步骤三、向染色后的棉纤维添加固色剂进行固色处理,然后脱水并烘干,制得染色棉纤维;
步骤四、对所述染色棉纤维进行梳理,使染色棉纤维成为单纤维状态,并清除染色棉纤维中的杂质;
步骤五、将梳理后的染色棉纤维进行铺网形成染色棉纤维网,然后对染色棉纤维网进行牵伸处理;
步骤六、通过高压水帘对染色棉纤维网进行水刺,使纤维充分缠结,加固染色棉纤维网,最后将染色棉纤维网烘干并收卷,制得色棉水刺无纺布。
其中,所述步骤一中的原棉纤维的长度为10-45mm。
其中,所述步骤一中的漂白剂包括如下重量份数的原料:
其中,所述过氧化氢水溶液的质量浓度为25-30%。
其中,所述螯合剂为柠檬酸铵、羟基乙酸和乙二胺四乙酸按重量比为1:0.3-0.5:1.5-3组成的混合物。
其中,所述稳定剂为硅酸钠、羟基乙叉二膦酸按重量比为1:1-3:0.5-0.8组成的混合物。
其中所述渗透剂为硫酸化蓖麻油、脂肪醇聚氧乙烯醚、烷基苯磺酸钠按重量比为1:2-3:0.8-1.6组成的混合物。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深圳全棉时代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深圳全棉时代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995035.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