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聚酮化合物及其制备方法和用途有效
申请号: | 201910994053.2 | 申请日: | 2019-10-18 |
公开(公告)号: | CN110627702B | 公开(公告)日: | 2022-11-15 |
发明(设计)人: | 李力;高扬乐;张明亮;张怀东;于翠 | 申请(专利权)人: | 福建师范大学 |
主分类号: | C07D207/38 | 分类号: | C07D207/38;C12P17/10;A61P31/04;C12R1/645 |
代理公司: | 北京悦成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527 | 代理人: | 樊耀峰;高艳丽 |
地址: | 350117 福建省*** | 国省代码: | 福建;3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化合物 及其 制备 方法 用途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聚酮化合物及其制备方法和用途。该聚酮化合物具有抑制分枝结核杆菌的作用。该聚酮化合物采用微生物发酵的方法而制备得到,制备工艺简单,便于工业化生产。该聚酮化合物可以用于制备具有抑制分枝结核杆菌作用的药物。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聚酮化合物及其制备方法和用途,尤其涉及一种具有抑制分枝结核杆菌作用的聚酮化合物及其制备方法和用途。
背景技术
结核病由经常感染肺部的细菌结核分枝杆菌(Mycobacterium tuberculosis)所引起。结核病目前仍是世界范围内的十大死亡原因之一,并且是单一传染源最广的疾病。据估计,2017年结核病引起1千3百万人的死亡,同时还是30万艾滋病患者的死亡原因(2018,全球结核病报告,WHO)。
目前治疗结核病的一线药物包括异烟肼(isoniazid)、利福平(rifampicin)、乙胺丁醇(ethambutol)和吡嗪酰胺(pyrazinamide)等。这些一线药物已经使用了几十年,目前已有多种耐药菌株流行。
CN109020943A公开了一种抗结核聚酮类化合物及其制备方法和用途,同时涉及该聚酮类化合物在治疗结核杆菌感染中的用途;该聚酮类化合物可通过真菌HDN51010(保藏编号:CGMCC 15889)发酵培养来获取含有该类化合物的发酵产物,然后采用正相硅胶柱层析、Sephadex LH20凝胶柱层析、中压MPLC和半制备HPLC等方法分离纯化得到;该聚酮类化合物的结构式为:
因此,寻找新的具有抑制分枝结核杆菌的聚酮化合物,这是十分必要的。
发明内容
有鉴于此,本发明的一个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聚酮化合物,其具有抑制分枝结核杆菌的作用。
本发明的另一个目的在于提供上述聚酮化合物的制备方法,其采用微生物发酵的方法而制备得到,制备工艺简单,便于工业化生产。
本发明的再一个目的在于提供上述聚酮化合物在制备具有抑制分枝结核杆菌作用的药物的用途。
本发明采用如下技术方案实现上述目的。
一方面,本发明提供一种聚酮化合物,其具有如式(I)所示结构:
其中,R选自氢原子、C1-C6烷基、C3-C6环烷基或C1-C6烷氧基。
根据本发明的聚酮化合物,优选地,R选自氢原子、C1-C4烷基或C3-C4环烷基。
根据本发明的聚酮化合物,优选地,R为氢原子。
另一方面,本发明提供上述聚酮化合物的制备方法,其包括使用丝状真菌FJNU001(Cordyceps sp.FJNU001)的步骤,所述丝状真菌FJNU001的保藏编号为CGMCC NO.18145。本发明的生物材料的分类名称为丝状真菌FJNU001,拉丁文学名为Cordyceps sp.FJNU001,保藏单位的全称及简称为中国普通微生物菌种保藏管理中心(China GeneralMicrobiological Culture Collection Center,CGMCC),保藏单位的地址为中国微生物菌种保藏管理委员会普通微生物中心,保藏日期为2019年7月18日,保藏编号为CGMCCNO.18145。
根据本发明的聚酮化合物的制备方法,优选地,包括如下具体步骤:
(1)丝状真菌FJNU001发酵培养获得发酵液的步骤;
(2)将发酵液提取得到提取物的步骤;和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福建师范大学,未经福建师范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994053.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