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人工耳蜗在审
| 申请号: | 201910992630.4 | 申请日: | 2019-10-18 |
| 公开(公告)号: | CN110755741A | 公开(公告)日: | 2020-02-07 |
| 发明(设计)人: | 许长建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力声特医学科技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A61N1/05 | 分类号: | A61N1/05;A61N1/36 |
| 代理公司: | 31280 上海申浩律师事务所 | 代理人: | 唐佳弟;秦华毅 |
| 地址: | 201318 ***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电容电极片 体内 蓝牙模块 体外 电极片组 电源模块 人工耳蜗 调制器 体外机 外电容 植入体 电能传输效率 语音处理模块 整流桥模块 麦克风 交变电场 解码模块 蓝牙传输 电极 交流 通讯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人工耳蜗,其包括体外机及其体内植入体,其中,该体外机包括麦克风,语音处理模块,电源模块,体外蓝牙模块,交流调制器,及其体外电容电极片组,其中,该交流调制器与该电源模块相连,该体外电容电极片组包括体外P极电容电极片及体外N极电容电极片;该体内植入体包括解码模块,电极,体内蓝牙模块,整流桥模块,及其体内电容电极片组,其中,该体内蓝牙模块与该体外蓝牙模块对接,该体内电容电极片组包括体内P极电容电极片及体内N极电容电极片。该人工耳蜗通过使用电容电极片产生交变电场,大大提高了电能传输效率,同时,通过蓝牙传输方式,大大提高了通讯速率。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人工耳蜗,尤其涉及一种运用电容电极片进行能量传输的人工耳蜗。
背景技术
目前人工耳蜗技术趋于成熟,运行稳定可靠。人工耳蜗主要有两部分组成,一是体外机,二是体内植入体,两部分通过磁铁定位耦合,以进行工作运行。
体外机把声音信息转化为电信号,通过射频传输至体内植入体,又由于体内植入体为无源部件,所以射频通过交流电磁场把电能传输到体内植入体。体内植入体同时获取电能和数据信息,进行编解码,在体内植入体的电极上产生特定刺激电流,最终使患者产生或恢复听觉。
体外机和体内植入体的通讯和电能传输,一般采用频率2-100MHz的调制载波实现。物理硬件上由体内外收发电感线圈(体外机的发射线圈和体内植入体的接收线圈)组成。为达到高效电磁耦合,需要体内外收发电感线圈位置对准,目前位置对准技术普遍采用磁铁来实现。体内外收发电感线圈存在如下问题或发展瓶颈:1、数据通讯速率有限;2、体内外收发电感线圈位置对准用的磁铁不便于核磁共振;3、体内外收发电感线圈体积大;4、体内外收发电感线圈采用的是交变电磁场,进行电能和通讯信号的传输,交变磁场实现的电能传输效率低。
发明内容
有鉴于现有技术的上述缺陷,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人工耳蜗,其提高了电能传输效率及通讯速率。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了一种人工耳蜗,其包括体外机及其体内植入体,其中,该体外机包括麦克风,语音处理模块,电源模块,体外蓝牙模块,交流调制器,及其体外电容电极片组,其中,该交流调制器与该电源模块相连,该体外电容电极片组包括体外P极电容电极片及体外N极电容电极片,该体外P极电容电极片与该体外N极电容电极片分别与该交流调制器相连;该体内植入体包括解码模块,电极,体内蓝牙模块,整流桥模块,及其体内电容电极片组,其中,该体内蓝牙模块与该体外蓝牙模块对接,该体内电容电极片组包括体内P极电容电极片及体内N极电容电极片,该体内P极电容电极片与该体内N极电容电极片分别与该整流桥模块相连,且,该体内P极电容电极片与该体外P极电容电极片配对,组成串联电容通路,该体内N极电容电极片与该体外N极电容电极片配对,组成串联电容通路。
该体外P极电容电极片、该体外N极电容电极片、该体内P极电容电极片及该体内N极电容电极片的形状均为圆形,直径为5-10mm。
该体内P极电容电极片及该体内N极电容电极片均采用生物相容性材料。
该体内P极电容电极片及该体内N极电容电极片外均包覆有聚四氟乙烯涂层。进一步,该聚四氟乙烯涂层外还包覆有医用硅胶层。
该体内植入体各部件间的通路采用铂铱丝材质,包覆有聚四氟乙烯涂层及医用硅胶层。
该体内蓝牙模块的天线采用铂铱丝材质,包覆有聚四氟乙烯涂层及医用硅胶层。
本发明人工耳蜗通过使用电容电极片产生交变电场,大大提高了电能传输效率,同时,通过蓝牙传输方式,大大提高了通讯速率。
以下将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构思、具体结构及产生的技术效果作进一步说明,以充分地了解本发明的目的、特征和效果。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人工耳蜗的模块示意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力声特医学科技有限公司,未经上海力声特医学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992630.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负压透皮给药仪及其使用方法
- 下一篇:人工耳蜗系统及其运行方法





